台中14期重劃區近年出現一種「小眾集資蓋樓」模式,由宜蘭民宿起家的建築師林憲慶,以「賣房子,也賣生活」為訴求,陸續推出多個建案,但近期有購屋民眾網路控訴付了50萬元訂金,想解約卻無法拿回訂金,且時間達近一年,引發外界質疑,也憂心是否為建商資金斷鏈,今事發建商出面表示,已與消費者達成退款共識、絕不爛尾。
由普立茲克獎得主、白派建築大師Richard Meier與頂尖室內設計教父Yabu Pushelberg聯手打造的台中七期地標豪宅「新朗日匯」,近期再爆產權糾紛,一名也曾跟著朋友前往賞屋的陳先生就回憶,他在一年前跟著一群朋友去看,對方打出「團購價35萬」做噱頭,號稱房子全案信託、產權在銀行與富邦手上,也說「產權都有律師在處理,沒問題的。」但實際賞屋後詢問產權、後續付款等細節,都未獲得明確答覆,「感覺業務沒有很積極,直覺怪怪的」,再加上後續也耳聞債權銀行打算將部分樓層轉做商辦,種種疑慮他打消購屋念頭,看到近來「新朗日匯」仍然爭議不斷,很慶幸自己「還好沒買。」
開業超過30年的四季百貨,曾是中台灣最大型連鎖百貨,全盛時期中部門市超過8家,但近日傳出位於中山路四段的太平店即將熄燈的消息,在地消費者聞訊相當不捨,大嘆「真是時代的眼淚」,該店約兩百多坪空間空出後,究竟會是哪個行業接手?市場盛傳,新租客看準太平當地即將迎來5千戶交屋潮,人口紅利太旺盛,兩年前就已排隊搶簽約,雖無法證實是哪個業者,但連鎖餐飲業、零售通路等進駐的可能性極高。
高雄市2024年招商投資創歷史新高,金額突破1,021億元,較2022年成長近50%,顯示高雄吸引外資與企業投資的競爭力,其中重大項目如「左營高鐵科技之心」都更案、捷運橘線與黃線聯合開發案,帶動周邊商業與住宅價值;從產業來看,北高楠梓園區、橋頭園區已蓄勢待發,而88公頃的白埔產業園區昨(19)日亦通過環評,預計年中可完成規畫設置;位於南高雄的亞洲新灣區亦吸引了國際大廠輝達、鴻海、宏達電、信驊科技等企業進駐,推動產業轉型已成必然。
台積電(2330)12日公布員工分紅創下新高,市場估算平均每人年度分紅達200萬元,羨煞旁人,專家更預期有望進場買房刺激房市,在地房仲則透露,只要年資三年以上的,不少人是手握2、3間房的多房族,團購買房也確有其事,並且買房宛如「學長學弟制」,形成前輩換新房、菜鳥接手進場的特殊現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