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產署坐擁全台多數土地,其中不乏較為精華的商業土地,由於地上權土地近年受到大型建商關注,土地價格有攀升的現象,預定於 3 月標售台南平實營區 3,628.06 坪建地,每坪底價 74.52 萬元,比 2021 年 8 月脫標的第一筆地上權每坪 29.18 萬元,飆漲 155.38%,因此就有傳出質疑的聲音,國產署疑似有帶頭炒作的嫌疑。
雲林縣政府與國有財產署合作開發「雲西京站北港時尚廣場 BOT 案」(北港轉運站),前年5月被國產署以「商業區開發轉運站不符合本署利益」為由終止合作;雲林縣政府決定於北港糖廠市地重劃區建置「雲西京站北港時尚廣場BOT案」。
高雄地政局20日進行今年最後一次的抵費地標售,開標結果8標全部脫標,已經連續兩季高溢價且揮出全壘打,第7標高雄大學區土地楠梓援中段1343.47坪「住四」土地,溢價率高達29.85%,2021年Q4更曾創下69%的溢價率,也是此次標售面積最大,地價由三年前至今大漲三倍。
雖然南部地上權產品是這十年來開始出現的新選擇,但依近期國產署土地設定地上權開標結果來看,南部地上權土地受特定建商歡迎,特別在高房價環境下,地上權創造出價格差異,對大眾有足夠購買誘因,且過去房市紀錄,亦出現轉手獲利案例,直接破除地上權轉手不易、賣價差的刻板印象。
低於行情的地上權房屋,初次交易時雖有建商可處理貸款相關事宜,但進入到二手屋市場後,將面臨許多嚴格限制,雖然此時這類產品正夯,但極為考驗消費者對地上權產品認知與風險,購買簽訂前功課可得做足準備。
地上權住宅會是台灣高房價的解方嗎?根據google搜尋趨勢中顯示,「地上權」一詞過去5年間,在2021年10月達到最高峰,其次則是今年2月,在各區域比例中,高雄最多、台北其次,台南排行第三,雖目前無法定論地上權住宅是解方還是毒藥,但已經顯示出民心所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