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住宅市場的需求受限貸令影響而量縮,高雄房地產的投資風向正悄然轉移。近年,從楠梓台積電園區、左營高鐵特區、亞洲新灣區,「上班」這兩個字成為高雄房市下一個關鍵字。高雄市代銷理事長謝哲耀在日前富住通商用不動產研討會上時指出,高雄商用不動產市場發展,已逐漸從傳統租賃過渡到資產配置、企業形象布局的新階段,未來投資與自用的需求都極有潛力。
台南市政府地政局於8月6日辦理今年度第1次區段徵收區剩餘可建築土地標售,共推出10標13筆土地,但受限於市場交易冷清與資金管制影響,僅有第10標永康平道段313地號商業區用地吸引到2家建商參與投標,最終由大牛牛建設以總價約1.51億元得標,溢價率僅0.1%,整體標售脫標率僅10%,富住通商用不動產研展部經理許值瑋指出,政策影響劇烈,導致開發商保守購地。
富住通商用不動產今(31)日在高雄舉行「商用不動產市場發表會」吸引多位業界重量級專家出席,聚焦全球經濟變局下台灣商用不動產的機會與挑戰,與會學者指出,儘管限貸令、利率攀升與國際政經不確定性持續衝擊住宅市場,但商用不動產卻因產業轉型與政策利多,在南部地區展現出強勁韌性與潛在動能。
儘管全球經濟吹逆風,商用不動產交易趨緩,但工業地產市場卻是熱火朝天,特別是科技產業重鎮周邊,更是寸土寸金,最新一筆由香港商世邦魏理仕(CBRE)促成,位於新竹湖口工業區的稀有大型廠地標售案,就吸引了電子、製造、生技醫藥等多方人馬搶親,最終以新台幣 7.26 億元拍板成交,再次印證自用型買方的強勁需求,絲毫不受景氣寒冬的影響。
工業地產市場真的火熱,即使美中貿易戰陰霾籠罩,桃園龜山工業區一筆廠房標案仍以 8.2518 億元順利標脫,充分展現企業對優質工業物件的強勁需求,證明在 AI 半導體產業帶動下,工業地產依然是企業布局的首選標的。
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今日表示,自央行宣布第七波信用管制後,投資信心指數趨勢已連續四季下滑,「央行信用管制、產業壓力山大!」,土建融限縮及貸款限制,減低了開發商購地的追價力道,更逐漸以都更、捷運聯開及合建分回為目標,以減少財務風險。不過,高雄反倒因台積電逐年設廠,使得諸多關聯產業持續加溫,在辦公室、土地開發市場都在「偏向樂觀」的信心水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