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實價預售揭露資料顯示,今年7月預售揭露量跌到谷底,僅剩不到3千件,寫下近55個月以來的新低量,雙北市以外的四都,過去房價飆漲,年減幅度都逾8成,反映民眾現階段對於購買預售屋停看聽,主要還是擔心未來房貸與價格是否鬆動。
台北市中心商辦一位難求,現在公館商圈將出現破萬坪的全新複合式大樓,消息一出立刻引起關注。由臺北自來水事業處(北水處)主導的「公館多目標綜合大樓」預計年底完工,其辦公室面積高達 7,455 坪,受託辦理招商的世邦魏理仕(CBRE)日前舉辦說明會,現場吸引數十家零售、百貨及辦公領域的指標性企業到場,顯見這塊市中心稀有寶地的強大吸引力,一場潛在的企業卡位戰已悄然開打。
等了超過 36 年,北台灣民眾最期待的交通建設「淡江大橋」終於來了!連接淡水、八里兩端的淡江大橋主橋,於今(16)日舉行歷史性的主橋合龍儀式,象徵著工程最關鍵的里程碑已經達成,這座北台灣交通新動脈,預計在明年(115 年)5 月完工通車,屆時淡水到八里將不用再繞行關渡大橋,尖峰時刻最多可省下 25 分鐘車程,改寫北海岸的交通歷程。
AI理家雙喜臨門,奪下「台灣敏捷大賞2025-年度敏捷團隊」,並獲台北市產發局「台北市產業創新研發計畫」補助。平台以自然語言對話搜尋與敏捷迭代優化找房體驗,近兩個月累積逾5,300筆建案查詢;補助將用於強化AI技術、首購族個人化諮詢與中古屋/趨勢整合,加速房市數位化轉型。
房市買氣急凍,也反映在房地合一稅收表現。據財政部最新統計,8月全國個人房地合一稅收為49.7億元,月減15%、年減幅度高達3成,前八月的房地合一稅收也年減21%,值得一提的是,過去稅收王常以台中居冠,近期新北市則有連續超車的跡象。
「一坪多少錢?」這個房地產最基本的問題,如今已不足以涵蓋估價師的專業範疇,當法律風險、碳足跡、ESG 指標成為影響不動產價值的關鍵因素,估價師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專業轉型挑戰。中華民國不動產估價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10 日舉辦成立 20 周年「匯聚 20.跨界對談」研討會,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、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等政府高層親自出席,公部門對估價專業轉型有高度的關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