淡江大橋世紀今合龍 未來開車狂省 25 分鐘
等了 36 年,這座世界最長單塔斜張橋「淡江之吻」終於接起來,明年就能親身體驗。
富比士地產王記者鄭志宏/台北報導
等了超過 36 年,北台灣民眾最期待的交通建設「淡江大橋」終於來了!連接淡水、八里兩端的淡江大橋主橋,於今(16)日舉行歷史性的主橋合龍儀式,象徵著工程最關鍵的里程碑已經達成,這座北台灣交通新動脈,預計在明年(115 年)5 月完工通車,屆時淡水到八里將不用再繞行關渡大橋,尖峰時刻最多可省下 25 分鐘車程,改寫北海岸的交通歷程。
總統賴清德、新北市長侯友宜皆親自出席見證。賴清德表示,淡江大橋是中央與地方合作的重大成果,歷經三任總統、四任行政院長與四任新北市長,感謝所有人的努力,讓這項延宕多年的工程能順利推進,未來通車後,不僅能完善北台灣的交通路網,更能帶動區域觀光與產業發展。
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,淡水與八里居民長年飽受關渡大橋壅塞之苦,淡江大橋通車後,兩地通行不必再繞行 15 公里,尖峰時段能節省 25 分鐘,對在地居民的生活是一大福音,也將有效串連淡水、八里,形成一個「好生活、好就業、好觀光」的廊帶。
淡江大橋不僅在交通上具有指標性意義,其設計本身就是一座世界級的建築藝術品,由已故的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、英國建築大師札哈.哈蒂(Zaha Hadid)操刀設計,是她在台灣唯一的作品,其主橋塔高 200 公尺,主跨距長達 450 公尺,是全球最大的單塔不對稱斜張橋。
流線型的橋身設計,彷彿舞者在淡水河口上翩然起舞,未來勢必成為國際級的攝影打卡新地標,工程更兼顧生態保育,為保護瀕危鳥類「黃鸝」,每年 4 月至 6 月的繁殖季皆會暫停施工,展現重大建設與自然環境共融的價值。
回顧淡江大橋的建設歷程可謂一波三折,從民國 79 年提出興建構想,到實際動工,耗時超過 36 年,期間更因技術難度高、經費龐大等因素,歷經 7 次流標,最終工程總經費達 234.1 億元,由中央、交通部與新北市政府共同分攤,如今大橋順利合龍,距離通車僅剩最後一哩路,包含橋面鋪設、排水、照明與交控系統等工程仍在持續進行。
淡江大橋完工效益不僅止於縮短淡水與八里間的距離,更重要的是打通了區域交通的任督二脈。未來,將串連起台 61 線西濱快速公路與台 64 線八里新店線快速公路,往南可直通台北港、桃園國際機場,往北則銜接淡海新市鎮與北海岸觀光圈,將有效分攤台 2 線的車流壓力,對於北台灣的產業運輸、觀光旅遊與居民的日常生活圈,都將注入一股全新的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