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房市進入自住與剛性需求主導的時代,高雄幾大醫學中心周邊生活圈成為購屋族群穩定的支撐力量,從榮總、高醫到長庚醫院,這些醫療聚落不僅是城市健康命脈所在,更孕育出成熟商圈、便捷交通與宜居綠帶的生活環境。
豐原區線上推案14個,近期實價區間33.8–45.7萬/坪、均價39.9萬/坪;外圍仍有3字頭,核心與品牌案見5字頭個案高價。
高雄市政府今(14)日舉辦「鳥松區山水段運動休閒專用區公辦都更案」招商說明會,這是全國首件以「運動、休閒及樂齡健康產業」為核心的公辦都更案,結合捷運黃線雙站區位優勢,採大眾運輸導向發展(TOD)模式,預計打造兼具運動設施、商業機能與健康樂齡空間的複合式園區,總投資規模上看180億元,而周邊預售大樓新案房價落在每坪3字頭,部分已經攀升至4字頭,未來招商成功,對於房市將更有支撐底氣。
隨著健康意識抬頭,國民運動中心逐步成為房市關注焦點!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統計,北台中四大運動中心生活圈近五年房價皆呈現穩健成長,漲幅介於2至5成之間,顯示「運動中心效應」已成推升區域房市的重要推力。
樓上住戶管線自2023年起滲漏,致24樓天花板破裂、壁面發霉且長期臭味影響居住者健康;經多次告知仍未處理。法官認定其怠於修繕已逾一般容忍限度,除應負修繕與清潔費1.5萬元外,並須給付2萬元精神慰撫金;扣除先前由水電師支付的1萬元後,最終判賠2萬5,000元。此案凸顯:對自宅漏水不處理,除財損外亦可能負精神賠償責任
拋開市場總量數據的迷思,今年前 8 月累積的 1,134 億元商用不動產交易額,並非反映一個健康、均衡的市場,而是揭示了一場正在台灣上演的產業生存遊戲。市場的「盲點」在於,這筆千億資金的流動,實質上是一場大規模的資產轉移,其背後的核心邏輯極為清晰:在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,半導體產業正挾其龐大資本,精準承接由營運受困的傳統產業被迫釋出的廠房資產。一方是拿錢換取未來十年的戰略產能;另一方,則是拿廠換取眼下的生存現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