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積廣達121公頃的桃園中路重劃區,純住宅規劃下,周邊生活機已逐漸完善,新案成交單價更已站上6字頭。不過房市買氣隨著去年919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,全台房市急凍,建商也開始吹起讓利風,總銷百億的區域大案即祭出買房送全室精裝修,還加送電子衣櫃、掃地機器人等家電,雖仍不二價,但祭出百萬裝潢,搶攻年輕首購族群。
房市交易量在第七波信用管制後急凍,代銷、房仲皆很有感,產業鏈受衝擊,市場也關注是否有「倒店潮」的風險,不過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全台包含代銷、仲介等不動產經紀業的設立備查家數,於6月達9,845家,再寫下新高,專家即表示,目前不減反增,反應的是半年前的景氣,就算現在有倒店潮,也要等一年後才會顯現。
「貸不到、貸不足、利率高、無寬限期」,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、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(15)日指出,首購與豪宅市場現正呈現「M型化」,剛需族群正遇如此貸款窘境,據他觀察,各個預售案場來客量僅剩1、2成,每月成交量更呈個位數、甚至掛零!他預估,整體房市已進入盤整期,時間可能長達一年以上。
房市自第七波信用管制後,由多頭開始反轉,據台灣房屋統計實價登錄資料,近一年成屋住宅大樓轉手價差,以去年第三季達到獲利高點,全台平均轉售獲利賺438.2萬元,今年第一季全台平均獲利則降為402萬元,獲利縮水約36萬元,並已為連續兩季下滑。
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今日表示,自央行宣布第七波信用管制後,投資信心指數趨勢已連續四季下滑,「央行信用管制、產業壓力山大!」,土建融限縮及貸款限制,減低了開發商購地的追價力道,更逐漸以都更、捷運聯開及合建分回為目標,以減少財務風險。不過,高雄反倒因台積電逐年設廠,使得諸多關聯產業持續加溫,在辦公室、土地開發市場都在「偏向樂觀」的信心水準。
北市房市交易市況,上半年移轉量年減24%,房價也出現跌幅,其中以公寓產品跌最慘,房價回跌到去年1月的水準。房仲大老指出,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已經應證「量先價行」的趨勢,把過去一年硬撐、虛漲的漲價逐步吐回,當前正是近七年來難得的議價入市窗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