銀行貸款難,預售屋迎交屋潮之下,解約數量也直線上升,據最新統計,今年上半年,全台預售屋解約數量達1,339件,相當於去年全年1,851件的七成,其中六都中又以台中市231件居冠,桃園市為219件、高雄市190件,分佔前三名。
新青安在2023年8月推出後,市場買氣逐漸推升至高點,不過在2024年9月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後,房市風雨變色,近期更頻傳首購交屋已無法貸到八成而面臨違約,也讓不少專家呼籲政策該有明確機制。
房地合一稅制下,持有越久越能爭取出售時低稅或免稅的優惠,不過第七波信用管制上路後,似乎打亂許多賣方的腳步。觀察財政部最新房地合一稅各稅率案件佔比變化,今年Q1以非自用持有5-10年,「稅率20%」案件占比最高、達42.3%,無應納稅額的「免稅」案件也有高達22.1%,較上季增加1.4%,並為連兩季上升。
近年在捷運藍線、台中港特區、中科外溢效應、台中國際機場特區等重大建設題材加持下,台中海線房市(清水、梧棲、沙鹿、龍井)持續衝衝衝、一度站上歷史高點,其中沙鹿預售案最高成交來到5字頭,梧棲、清水單坪價也曾衝上45萬元,不過隨著房市景氣降溫、央行信用管制收緊,以及購屋族資金壓力加重,海線房市出現明顯修正,近期已有新案打出「2字頭」搶市,房市戰火再起。
近期盛傳,中央銀行可能在 9 月的理監事會議上,為都更危老貸款開一扇「後門」,將其排除在不動產貸款總量計算之外,為銀行緊繃的放款額度鬆綁。不過,市場引頸期盼的「政策紅包」,央行 14 日發布新聞稿直接打臉,強調相關傳言純屬臆測,並重申其金融穩定優先的監管立場。
「每百戶平均僅1.4戶買房,都會區家戶購屋比探新低!」信用管制加上限貸令發威之下,今年上半年房市買氣直接重回十年前,上半年家戶購屋比僅1.4%,象徵每百戶中僅有1.4戶買房,平10年來最低紀錄,連昔日房市熱區也失靈,高雄、桃園買氣跌至10年新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