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院9月4日拍板新青安房貸重大鬆綁,將其排除在《銀行法》第72-2條不動產放款比率限制之外,政策利多釋出後的首個週末假日,台中多個預售案場確實感受到賞屋人氣回籠,但也有代銷業大老發聲,直呼「政府誠意還是不夠。」房仲業者也說,新青安鬆綁政策一出,讓屋主心態再次「硬起來」,原本賣不動想降價,現在又反悔想要再等等看,儘管回頭客、詢問度變高,但成交率仍未看出明顯變化。
「推案找死、不推等死」建商困進退兩難之局,據市調統計,今年房市大檔「928檔期」北台灣總銷規模百億以上的大案,竟只剩新北板橋1案撐場,預估北台灣整體推案量約僅1,108億元,將創下2019年房市熱潮以來的5年最低量。
受惠海線與市區交屋潮來襲,台中房市8月買賣移轉量能回溫,台中市地政局統計顯示,8月全市買賣移轉4,229件,較7月月增3.30%(+135件),較去年同期年減23.79%,但仍是六都唯一正成長,建物棟數方面,8月為3,742棟,較7月增加83棟,主因梧棲、沙鹿等海線城鎮大量交屋,加上市區南區、東區指標案完工,形成單月動能的主要支撐。
拋開市場總量數據的迷思,今年前 8 月累積的 1,134 億元商用不動產交易額,並非反映一個健康、均衡的市場,而是揭示了一場正在台灣上演的產業生存遊戲。市場的「盲點」在於,這筆千億資金的流動,實質上是一場大規模的資產轉移,其背後的核心邏輯極為清晰:在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,半導體產業正挾其龐大資本,精準承接由營運受困的傳統產業被迫釋出的廠房資產。一方是拿錢換取未來十年的戰略產能;另一方,則是拿廠換取眼下的生存現金。
美中關稅戰火未歇,全球金融局勢詭譎,今年的工業地產市場正上演一場冰與火的雙面牌局,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的最新數據揭示了一個核心「盲點」:前 8 月高達 562 億元的交易量,並非來自單向的市場榮景,而是由兩種截然相反的動機所共同推動;牌桌的一方,是面臨衝擊、急於「資產活化」以斷尾求生的企業;另一方,則是手握重金、意圖在市場混沌中「彎道超車」的產業龍頭,這兩種力量的拉扯,共同構成了當前市場最真實的樣貌。
今天開學囉!台中市教育版圖再添新兵,沙鹿區「鹿陽國小」與北屯區「松強國小」正式啟用、迎接新生,還有大雅區的國立中科實中國小部、七期的哈克尼斯國際實驗教育機構皆正式開學,人口紅利、教育資源,帶動區域房市持續升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