建商姿態放軟!Q3新案議價率微升 市調:買方不領情、「看熱鬧」居多

建商姿態放軟!Q3新案議價率微升 市調:買方不領情、「看熱鬧」居多

建商姿態放軟!Q3新案議價率微升 市調:買方不領情、「看熱鬧」居多

建商姿態放軟!Q3新案議價率微升 市調:買方不領情、「看熱鬧」居多市調統計,全台新建案平均議價率走揚,不過買方實際出手仍是少數。(圖/記者洪麗馨攝)

 

富比士地產王記者洪麗馨/台北報導

 

即便9月有新青安鬆綁、換屋族先買後賣的切結期限延長,但據市調統計,當前市場仍呈現「低供給、低成交、低關注」的冷狀態。不過第三季建商態度似有放軟,全台新建案平均議價率走揚,較前季小幅增加至7.2%。

 

根據591新建案統計,今年第3季六都、新竹總銷金額達4,938億元,季減12%、年減26%,全面呈現量縮;進場個案數351件、戶數2.5萬戶,雙雙較上季及去年同期衰退。

 

價格方面,開價及成交單價分別為60萬、56萬元,較前季收斂。值得一提的是,本季全台平均議價率走揚,較前季小幅增加至7.2%,惟案場來人持續下探,建商姿態雖有所放軟,但短期內消費者明顯不買單。

 

591新建案分析,第三季延續上半年低迷走勢,亮點並不多,即便新案房價漲勢趨緩,且又有新青安房貸鬆綁、央行延長換屋期限等利多,仍難擋房市不景氣,現階段除非建商端出的牛肉具有誠意,否則買方幾乎都是「看熱鬧」居多,實際出手仍是少數,預期第四季將維持盤整格局,建商推案更趨保守。

 

表:近年全台各季總銷金額變化 (2).jpg


台北市本季僅28案進場、總銷802億元,其中總銷金額較去年衰退5成。供給持續收斂,不過案場來人卻逆勢回溫,相較前季16組一口氣回升至20組左右,關鍵在於北士科重劃區內的「潤泰之森」及「華固芙心」等指標案,平均單周都有50組以上來人,拉高水準所致,目前在缺乏議題點綴的區域,部分新案來人卻寥寥無幾,表現相當懸殊。

 

新北市總銷金額雖然創下近一年新低,但在龐大剛性買盤支撐下,建商信心依舊堅挺,不僅開價及成交價牢牢鎖定在6、7字頭高點,在小宅及地段效應發酵下,各行政區高單價個案也是越來越多,如在新店區大坪林、七張等生活圈就有「友座明明德」、「東基M1」預售新案開價突破百萬,導致整體房價居高不下。

 

桃園市本季戶數及總銷雙雙季減3至4成,且買方觀望,案場來人首度跌落個位數至9組,創下有統計以來新低!蛋黃區不見百億大案蹤影,多數新案則集中在楊梅、龍潭及觀音等蛋白區,導致價量大幅修正。至於新竹縣市本季個數、戶數、總銷金額均不及去年同期,推案疲軟。

 

台中市動能持續震盪,且平均來人徘徊在個位數低點,本季僅有7組,較去年動輒雙位數的水準明顯有落差。房價方面,南屯、西屯及北屯區等精華區塊,即便買方寥寥可數,但憑藉小宅及地段支撐下,開價仍能衝破8字頭,帶動整體開價及成交價再創新高。

 

南部方面,台南成為本季最大驚奇,即便個案數未能成長,但在「國城寳實」、「悦讀耶魯」等重劃區大案挹注下,總銷突破850億創歷史新高,仍較前季和去年同期成長2倍之多,開價和成交價更年漲逾1成,在一片低潮中顯得尤為搶眼。

 

反觀高雄市,去年適逢指標案登場拉高基期,本季個案、戶數及總銷金額年減皆超過4成,供給可說提早入冬。

 

591新建案表示,即便利多釋放,但在缺乏重大議題鼓舞下,買方依舊不願貿然進場,因此當前市場將繼續呈現「低供給、低成交、低關注」的冷狀態,不僅全年度買賣移轉棟數預料跌破30萬棟,滑落至27-29萬棟間,重回2016年房地合一稅間低谷,連帶也讓新案市場大受衝擊,今年總銷金額估計將失守2兆元大關。


表:2025年Q3六都、新竹縣市新進場建案狀況.jpg


相關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