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實價登錄,上半年雙北有9個行政區中古屋房價對比去年同期,出現價格下修,其中以新北蛋白區泰山,房價下修8.1%跌最多,接著是北市蛋黃區的信義區、下跌5%,專家表示,房市翻轉之際,買方回歸理性不願追高,是此次跌價的主因,並且「全面普漲」已成過去式,市場轉為個案表現。
當房市交易熱度趨緩、預售案來客稀疏,最市場派的寶佳集團,率先在全台啟動價格下修策略,從台中北屯機捷特區、海線、14期、烏日,再到竹北、台南等地,頻頻出手打出「讓利」口號,不僅單價破區域行情、甚至傳出實際退款與重簽合約的案例,堪稱當前房市的價格破壞者,是否帶動市場讓利風潮,有待觀察。
台中房市正式進入結構性調整期。根據正心不動產估價師聯合事務所最新發布的《114年Q1大臺中房市分析季報》,台中今年首季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0,543棟,季減19.8%、年減13.1%;成交總量9,610件,不僅創下自107年Q1以來次低紀錄,總金額也同步下滑至1,714億元,季減21.6%,反映出價量雙跌的市場現況。
面對高房價與限貸政策的雙重壓力,高雄、台南購屋族似乎出現集體下修購屋預算現況?台灣房屋根據內政部實價資料統計,2025年第一季南部兩大都會區的中古屋成交主力,已從過去的500萬至1000萬元區間,明顯轉向總價500萬元以下的產品。高雄此價位帶的成交比例,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超過一成,成為現階段房市最能成交的主力。相對地,中高總價產品的交易則普遍下滑,顯示民眾面對高房價趨於保守,購屋決策「先求有、再求好」。
新台幣如雷霆般強勢升值,5 月初一度衝破 29.59 元關卡,創下 1988 年以來單日最大升幅,匯率震盪對當前下修中房市究竟帶來何種衝擊?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分析,匯率變動對房市影響可謂「一體兩面」,短期熱錢雖帶來資產升值效應,但長期恐加速打擊經濟基本面,將房市推入更深的修正泥淖。
台南市最新住宅價格指數顯示,114年2月全市房價微跌0.08%,交易量較上月減少8.84%,年減幅度更達15.68%,房市呈現「價跌量縮」格局。不過,部分行政區仍逆勢成長,如新市區交易量年增逾2倍,價格指數年漲7%,居全市之冠。隨著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收緊資金、抑制投機,房市回歸剛性需求,部分區域如歸仁、仁德、善化、永康出現價格下修跡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