買房太痛苦!房價高漲又難貸,南部購屋預算恐下修?
想要有個家好難!業者統計數據顯示,今年第一季南部中古屋成交主力,轉向500萬以下產品居多。(圖/記者蘇茵慧)
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/台南報導
面對高房價與限貸政策的雙重壓力,高雄、台南購屋族似乎出現集體下修購屋預算現況?台灣房屋根據內政部實價資料統計,2025年第一季南部兩大都會區的中古屋成交主力,已從過去的500萬至1000萬元區間,明顯轉向總價500萬元以下的產品。高雄此價位帶的成交比例,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超過一成,成為現階段房市最能成交的主力。相對地,中高總價產品的交易則普遍下滑,顯示民眾面對高房價趨於保守,購屋決策「先求有、再求好」。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指出,南二都近年因南科、台積電等重大產業建設利多推升房價,像高雄楠梓部分熱區房價甚至翻倍。然而,整體薪資成長幅度遠不及房價漲勢,使得首購族與年輕家庭購屋壓力沉重,只能退而求其次,轉向屋齡較高、總價較低的物件。
同時,近期限貸政策下,銀行核貸成數普遍保守,自備款需求增加,進一步壓縮買方的總價預算空間。在高雄市場中,總價500萬元以下的產品多為老公寓與華廈,雖然屋齡偏高,但擁有低公設比、實用坪數大等優勢,長期也具備危老改建或都更潛力,對小資族或置產型買家具一定吸引力。
反觀高雄中高總價市場,隨著台積電設廠效應退燒,加上投資市場轉冷,今年第一季交易明顯減速。李家妮指出,「高雄房市熱得快也冷得快」,高總價產品買氣轉為觀望,壓縮整體成交動能。
不過,台南市的中高總價市場則逆勢微幅增溫。根據統計,2025年第一季台南市2000萬元以上的物件成交占比,較去年同期略增0.8個百分點。台灣房屋成大東豐加盟店店長曾嘉晟分析,台南購屋趨勢已從透天轉向大樓產品,且台南的豪宅門檻相較其他都會區親民許多,總價3000萬至4000萬元就可入主地段優越、屋齡新穎、具高規格管理的大樓住宅,受到中高端自住客青睞。
然而,回到主流購屋需求,台南若想以500萬元以內入主市區,仍須面對屋齡30年以上、無電梯、樓層較高的「健身型公寓」為主選項。例如永康區復華商圈、中西區武聖夜市周邊,仍可見總價500萬元上下的物件釋出,成為預算有限購屋族的重要卡位區段。
整體而言,在房價持續上揚、貸款條件緊縮的背景下,南部購屋市場正呈現明顯的兩極化走向:一邊是小資買家擠進總價500萬以下的市場,另一邊則有中高端客群鎖定台南高CP值的豪宅大樓,而過往的主力中價位產品,反而面臨成交萎縮的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