後疫情時代房市買氣噴發,豪宅市場也在台商返鄉熱潮的帶動下,屢屢傳出成交消息,然而,疫情帶來的衝擊與不確定感,也讓富豪們重新思考資產的價值與「富有」的定義。最近豪宅市場就出現這樣一個微妙的變化:相較於無可取代的地段,絕無僅有的居住環境,反而更能吸引高資產族群的目光。
來到後疫情時代,房市熱度不減反增,加上銀行低利,更促進熱錢進到房地產。不少年輕族群也開始看房,不過到底要買中古屋好,還是新成屋好?也在網路上掀起討論,就有一對情侶從年初疫情開始前至今,預算設定千萬左右,看了幾間雙北中古屋和新成屋,列出四大重點,教大家買房注意事項。
今年下半年房市可說是「只有旺季,沒有淡季」根據五大房仲10月份內部交易顯示,六都房市買氣持續回流,雖較上月相比僅微增,但年增率均有1成以上的表現,房仲業者分析,下半年中南部預售市場表現火熱,,不過近期政府正持續關注房市政策議題,後市頗值得留意。
房市今年仍是一片看好,根據五大房仲9月內部交易顯示,9月買氣不減,但也僅與上月持平,不過與去年同期相比,明顯熱絡且優於去年表現,緊接房市逐漸步入第四季的傳統旺季,若外在情勢沒有太大的變化干擾,則買氣可望持續回流。
低密度重劃區宜居建築傾巢而出,且備受市場推崇,其中位於單元12的「漢宇琢森」建築立面有別於一般跳島式設計,採用石材框架提升建築美學,吸引懂生活的自住客喜愛,甫公開已熱銷8成,50戶宜居陽台戶別也僅剩最後一席完銷倒數中!
根據北市地政局年報顯示,在總價1500~2000萬交易區間,交易量前三名均是國宅,且都是總戶數1000戶以上的大型社區,專家分析,早年大量興建的國宅社區,台北市有些不用兩千萬元就可以入手,反而成為購屋人眼中高CP值的電梯三房產品,而國宅產品通常戶數都相當龐大,物件選擇相對也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