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金聯日前宣布正式合併台灣金融都更,接手其手上多筆都更業務,其中包含最知名的萬華都更孤島案,董事長宮文萍今(11)日表示,業務範圍已正式涵蓋平價住宅、公辦都更、包租代管為未來業務推動的三大支柱,其中廣受好評的平價宅,明年預計在3月推出100戶,回應民眾需求「有感的平價住宅」。
房貸水龍頭真的開了嗎?行政院今(4)日於院會拍板,自9月1日起新青安不再受銀行水位30%上限約束,房仲不諱言,這是天降甘霖,不過也有專家指出,這只是美麗的誤會,不動產開發公會全聯會更呼籲,還有三大族群嚴重「房貸荒」也亟待解決。
房市「貸不了、買不動!」在上周行政院長卓榮泰公開喊話金融水龍頭要開大點後,金管會今(1)日也火速與8大行庫開會,並重申政府全力支持自住首購族立場,今日同步也由各都地政局揭曉8月移轉量,在等待房貸鬆綁之際,交易量仍年減3成,其中北市更創下同期交易新低量。
「限貸令」下,民眾從排隊等撥款,到面臨貸款成數已不足七、八成,甚至有銀行首購利率已破3%,房貸貸不到以致於無法順利交屋,已是購屋族最大難題,上半年全台預售屋解約件數更已達1339件,已為去年全年1851件的七成,內政部也證實信用管制後,每月平均解約件數從144件增加為240件。
在繼2024年9月信用管制後,被市場形容台灣房地產走進冷凍庫,而戴德梁行董事總經理顏炳立在20日的「限貸令專題」演講中提到,今年房市若以一首歌形容,那就是「最後的火車站」,歌詞前半段講新青安市場、中間在形容自用買方,最後則是在講投資、投機客,過去新青安的買氣已成回憶不可追,Q3將持續觀望、盤整、價修,預估全國買賣移轉棟數下探28萬棟,為近十年低點。
央行連番祭出房市管制政策,從平均地權條例的落實、法人購屋許可制,到新青安貸款的推出,整體市場氛圍除了明顯的「抑制投機」,同時也連帶影響到其他購屋族群。然而,隨著第七波打房政策上路,貸款門檻與成數限制更趨嚴格,購屋族不得不重新思考「財務規劃」與「購屋時機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