壽險業布局不動產態勢逐步積極,高雄市財政局今(21)日舉辦地上權標租,此次釋出2筆位於前金區精華地,吸引多家通路、百貨、餐飲、建築、壽險、旅館等業者熱烈詢問,分別由全聯實業與新光人壽標得,業者指出,高雄市區精華地釋出量有限,因此包括超商及金融業者才會進場標租。
隨著公共建設與交通路網帶進移入人口增加,南桃園房市近年也明顯感受到買氣升溫。以置產熱點楊梅為例,除了籌備多年的楊梅行政大樓興建計畫,國際級的楊梅體育園區也開始動工,有建商看好區域房市發展,以及這波台商回流帶動的置產買氣,推出萬坪別墅造鎮案搶攻中高端住宅市場。
去年底央行祭出的打炒房政策,將目標鎖定囤房炒地的建商與投資客,但也限縮中小型建商的生存空間,尤其土融限制造成購地難度推升,除了迫使小型建商往外圍低價區發展,也有業者將部分資金轉向新開發的產業園區土地。
全台都會區房價創新高,北台灣新案市場的每戶平均總價也較去年大幅增加,總價千萬元預算恐怕只能買到新北蛋殼區。房產業者建議,目前總價千萬左右的新案已愈來愈稀有,與其勉強往偏遠郊區找尋,不如到台北市車程僅30分鐘的基隆,不僅生活與通勤更便利,還能以相同預算換取更大的空間。
台灣經濟研究院今(25)日公布 11 月營建業營業氣候測驗點,結束連 2 月上揚,更有近 55% 不動產業者對未來半年看法轉悲觀,台經院指出,隨著我國經濟穩定成長,房價仍有機會溫和上漲,政府部會現在是抑制炒房不是打房,建立中長期健全房市的機制,反而有望使房市多頭市場走得更長遠。
今年以來,台中房市受制於土地成本高漲,以及缺工問題懸而未決,不少籌備中大案轉為觀望,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預估,明年可望釋出的50億大案約有1336億元,不過部分個案變數仍大,若缺工缺料問題持續延燒,多數建商可能會採取先建後售,或其他應對策略以維持獲利穩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