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內政部戶政司資料統計,桃園市近一年半來戶數成長為六都之冠,其中以大園區、觀音區、八德區為成長幅度前三名行政區,業者分析,這三區最大的共同點為區內有新興重劃區,整齊的街廓,各項建設議題與交通便捷性高,親民房價,是近年來民眾購屋時深受吸引的主因。
今年首季飛入黑天鵝衝擊經濟,但房價居冠全台的台北市房市交易亮眼,根據台北市實價登錄第一季統計資料,近4年1001~2000萬元住宅產品仍是主力,占比接近4成,而2000~3000萬住宅交易,首度突破2成,業者分析,換屋族也陸續進入市場,三房的交易增加,且不少交易屬於住宅大樓含車位,因此購屋總價在2千到3千萬的比例增加。
台中捷運綠線下半年即將通車,沿線房市已提前掀起一波高峰,其中又以北屯的機廠捷運特區、生活機能完整的八期重劃區買氣最夯,不僅首購族產品熱銷,換屋族也紛紛進場,部分鎖定換購市場推出的建案,近期也受到不少沿著捷運跨區購屋的消費者青睞,銷售成績亮眼。
在國內疫情空置得當與股災快速回穩的狀況下,房市買氣延續4月下旬人氣回籠的趨勢,根據五大房仲5月內部交易統計,與4月相比,七大都會區交易量均增加,隨著疫情控制住,希望撿便宜的買方也回歸理性,5月份隨著疫情降溫,低利與高成數發酵,成交積極上攻。
全球受到疫情蔓延與股災影響,房市買氣確實於3月趨於觀望,不過4月份國內出現零確診疫情,根據五大房仲內部交易觀察,六都買氣逐漸回籠,像是雙北市以外,低總價區域交易表現仍相當出色,如果接下來下半年疫情好轉,長線看待,房市買氣將逐步回籠。
民眾置產購買力有沒有變化呢?依據聯徵中心資料統計去年購置住宅總價與面積變化,六都平均購屋總價僅微幅提高0.1%,但購置住宅的面積卻硬生生減少了4.2%,顯見民眾購屋力雖看似沒有變化,實質能取得的住宅面積竟然縮水,形同「小了面積,價格不變」,與近年建商廣告詞正好相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