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聯徵中心統計資料顯示,今年Q1房貸樣本數在120件以上的行政區,平均購屋面積最小的是三重區,平均建物為32.1坪,總價約1156萬元,而購屋面積最大的則是新北市林口區,平均購買坪數為59坪,總價為1489萬元,是北台灣唯一入購買面積前5大的行政區。
根據聯徵中心統計今年第一季主要都會區房貸情形,北市平均房貸成數僅約6成8為全國最低,平均購屋總價約2253萬元,除了新北以外,其他主要都會區都可以買2間房以上,業者表示,跨出雙北地區,總價都可壓在千萬以內,購屋面積也較多,只要就業環境許可,的確有民眾會考慮到大台北以外的都會區生活。
根據6月4大房仲內部交易顯示,6都房市買氣仍維持相對高檔,今年上半年的房市交易量明顯優於去年同期,民眾看跌房價比也較為收斂,尤其北台灣交易有回溫趨勢,南台灣反而不如預期表現,而將進入下半年,多方議題干擾房市,資金仍在尋求相對安全的避險標的,轉進低價區與高價特殊商品的趨勢不變。
雙北市交易熱區都在哪裡?根據房仲分析民眾熱門購屋預算,以及近一年雙北實價交易熱區,統計顯示北市1000~2000萬熱門總價帶交易以「內湖區」最多, 新北1000萬以內物件最多則在「中和區」,其次為新莊;專家分析,內湖與中和的房價,恰好都屬雙北市的交易均價,是受民眾青睞原因。
台北市房價高居不下,新北市三峽區因房價相對親民、學區完善、生活機能漸成熟,吸引雙北民眾購屋,近年則因過往較為人所詬病的對外交通機能不佳問題,也在三峽北大聯外道路2015年通車後,10分鐘車程可達土城頂埔站,加上新北捷運三環三線計畫之一「捷運三鶯線統包工程」今年施工加速腳步,預計2023年完工,未來北大特區將設有2站,交通建設議題帶動,加上人口持續大增,近2年不僅成為新北市交易亮點,新大樓房價更持穩在3字頭。
台灣小家庭居住型態愈來愈多,住房需求也跟著改變。根據實價統計,台北市近2年住宅房型的交易中,電梯3房的交易比重減少,2房與套房的比重則持續增加,房仲業者表示,首都圈房屋單價高,加上少子化趨勢,是近年台北市住宅「小宅化」的主因,但就佔比而言,3房住宅仍是多數人的選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