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市寸土寸金,危老更加劇開發商於蛋黃區購地開發之意願,根據最新北市實際揭露資料顯示,北市信義區的永吉路上有筆15.4億元的交易,土地面積約305.5坪,地上物目前有鐵皮屋與舊透天厝,該筆交易是2020信義區內最高金額的實價紀錄,買方為新潤建設,估計看好開發價值將申請危老重建。
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(3)日表示,對於外界預期疫情再起,會影響看房賞屋人潮,預期房價下跌,賴正鎰斬釘截鐵的說「跌價機會不大,反而會微漲」,此外,鄉林大陸推案進入收稻作業,今年起業績將爆發,資本額增至百億,積極購地,也於新北三重首推案、員林推當地第一高樓。
去年底央行祭出的打炒房政策,將目標鎖定囤房炒地的建商與投資客,但也限縮中小型建商的生存空間,尤其土融限制造成購地難度推升,除了迫使小型建商往外圍低價區發展,也有業者將部分資金轉向新開發的產業園區土地。
中華不動產聯盟總會聯合八大不動產業今(20)日召開年終記者會,全國不動產聯盟總會理事長林正雄表示,央行採取不動產信用管制,購地貸款額受限制,且近期因國內營造業缺工嚴重,「一日三價」狀況日益嚴重,未來採取預售屋銷售將無法準確抓住利潤,「先建後售」將是未來不動產業的常態。
根據商仲統計今年截至12月,商用不動產投資交易約3951億元,連續三年衝高水準,土地交易占比近7成,今年台灣不動產投資交易有望突破4000億大關,而壽險業今年出手金額破千億,是自2012年以來新高,商仲認為,儘管受到央行信用管制影響,僅是將過熱的市場稍微降溫,預計明年不動產走勢以「疫緩則平」四字形容,將是平穩健康的市場走向。
央行昨日突公布房市信用管制措施,這是央行暌違十年再次提出不動產貸款限制,是否代表房價飆升?針對性審慎措施,鎖定公司法人、自然人、購地貸款與餘屋貸款四項,進行貸款成數限制,十年來首見;尤其餘屋貸款為央行首次祭出管制,目的就是打擊建商囤房風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