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場關注度相當高的房市選擇性信用管制,有可能祭出第5波嗎?從央行今(11)日的報告中指出,當前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「大致穩定,但仍居高」,認為「尚有精進調整空間」,未來也將持續關注信用資源流向不動產市場情形適時檢討調整,似乎意旨很有可能再祭出下一波管制。
在通貨膨脹的壓力下房價持續上漲,房租也跟著居高不下水漲船高,今(10)日上午國民黨團與崔媽媽基金會、巢運共同召開記者會,要求政府嚴肅面對房租者困境;並將於12日排案審查《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》相關修正提案,修正內容將朝向租屋支出扣除額由12萬「提高」至30萬元,同時由「列舉扣除額」修正為「特別扣除額」,提高租屋族報稅誘因。
去年因應立法院財政委員會立委賴士葆等人臨時提案,加強查核持有十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用房屋的租賃所得,查核方式是先發出輔導函,再進行查核,並依稅捐稽徵法規定,自動補報補繳者可免罰。財政部昨(14)日表示,去年針對持有十戶以上非自住住家的「囤房大戶」展開精準查稅,截至3月31日查核完成,查核的1,734件中,共1,006件為補稅案件,約近六成,補稅金額近1億元。財政部表示,自今年起已擴及持有五戶以上案件,約7,600件 ,防杜逃漏租賃所得。
房市熱,稅收大進補!財政部賦稅署公布今(111)年3月全國賦稅收入初步統計,3月實徵淨額2,027億元,累計1至3月實徵淨額則為4,827億元,較去年同期增加155億元。其中房地合一稅收,今年Q1稅收達72.9億元,創下歷史的同期新高,稅收金額最高的是台中市,增幅最大的則是新竹縣,和去年同期相比暴增4.8倍。
炒房已成為社會頗嚴重問題,因此央行、內政部、財政部各部會都祭出打炒房措施,許多人認為公平會也應負起經濟秩序維護責任,主動積極查核、遏止炒房行為。公平交易委員會(公平會)副主委陳志民指出,其實這一年多來,公平會針對各地區建案查核、聯合內政部及地方政府稽查預售案,都有抓出違規業者,並予以裁罰。
打炒房重要手段之一的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法案,其中內政部原本擬定「炒房關3年」的想法,引發不動產界強烈反彈和恐慌,不少立委也有疑慮。內政部長徐國勇今(14)天在內政委員會時表示,草案正在研議中,會尊重各部會意見,主要是針對炒作行為開罰,盼17日行政院會能通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