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政部資料顯示,台灣目前 65 歲以上人口已逾 450 萬人,佔總人口 19.27%,2025 年,全台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,面對屢創新高的房價與租金,許多無殼長者正深陷「租不到房」的窘境。根據日本政府統計,高達 7 成的房東拒絕租屋給獨居高齡者,主因擔憂長者在屋內孤獨過世,將使房屋變成「凶宅」,同時需負擔後事及房屋整理費用,這種對高齡族群的隱性歧視,讓有錢支付租金的長者,也難以租到理想住所。
台中房市再度浮現高房價警訊。大臺中房市交易資訊動態平台統計數據顯示,2024年第4季台中市房價所得比達12.98倍,創下歷史高點,意味著家庭須不吃不喝近13年,方可負擔一戶中位數住宅,此一數據遠高於國際普遍認定的合理區間(6至8倍),揭示出房價已嚴重偏離民眾可支配所得水準。
房市看見曙光?內政部最新數據顯示,113 年第 4 季全國房貸負擔率為 46.62%,相較上季下降 0.18%,這是近兩年來首次出現轉降現象,同期間全國住宅價格指數卻微幅上漲 0.86%,達 150.98,這背後的矛盾引起熱議。
一名女子將車輛停在住戶4樓建物旁的防火巷空地,遭脫落磁磚砸損車體,提告求償後獲判賠近4萬元。法院認定,該住戶未善盡外牆磁磚維護義務,且現場並無颱風或天災情況,不可歸咎於不可抗力。然而,因女子違規將車停於禁止停車的防火巷,亦被認定有40%過失責任。此案提醒屋主應落實建物維修保養,否則恐需承擔侵權賠償;同時也警示民眾勿隨意違規停車,否則損失也需自行負擔部分責任。
被視為年輕人購屋救星的「新青安」房貸政策,可能正悄悄醞釀一場財務風暴。多位財經專家警告,當 5 年寬限期結束後,年輕購屋族每月房貸支出將大幅激增 2.33 倍,加上政府的 1.5 碼利率優惠僅到 2026 年 7 月底,恐將引爆一波房貸斷頭潮。
面對台灣居高不下的房價,民眾買房負擔日益沉重,淡江大學產經系教授蔡明芳直指金融監管單位應該負起最大責任,形容「金管會的責任其實比央行更大」,是房價居高不下的幕後推手。他批評公股銀行持續以低利大量放款給大型建商,面對建商囤地與囤房時卻未嚴格執行貸款管理,導致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高達 37.1%,讓央行祭出的限貸令成效不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