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23日審議通過「白埔產業園區設置計畫」都市計畫變更案,為南部半導體S廊帶發展再添重要基石。高雄市府表示,園區將成為先進半導體產業鏈落地紮根的重要據點,預期帶動3,000億元年產值與4,500個就業機會。
高雄市府今(22)日公告「高雄車站專用區四、五及商四公辦都更案」,由冠德建設(2520)獲選為最優申請人,預估總投資規模逾95億元。此案是高雄車站站前第一環圈的重大更新計畫,預計將翻轉車站門戶意象,打造高雄國際商業核心,最快123年(2034年)完工。
AI理家雙喜臨門,奪下「台灣敏捷大賞2025-年度敏捷團隊」,並獲台北市產發局「台北市產業創新研發計畫」補助。平台以自然語言對話搜尋與敏捷迭代優化找房體驗,近兩個月累積逾5,300筆建案查詢;補助將用於強化AI技術、首購族個人化諮詢與中古屋/趨勢整合,加速房市數位化轉型。
臺北市信義區的都市再生計畫再邁出關鍵一步。由國家住都中心主導,橫跨信義區犁和段及三興段的大型公辦都市更新案,今(9)日起正式公告公開閱覽,為該區的連續性發展注入強心針;基地面積廣達 2.27 公頃,預估投資金額高達255億元,未來將憑藉其優越的區位條件,發展為結合醫療、就業與居住的複合式綠色生活圈,後勢發展潛力備受矚目。
每到假日人潮絡繹不絕,由1950年代美軍宿舍群改建成的美軍俱樂部,現已華麗轉身,展現歷史建築創新利用的最佳示範點。負責美軍俱樂部營運的大樂司文創表示,這座建築曾在台北歷史中扮演重要角色,如今希望展現它的新價值,當初的計畫重點就在於活化社區。
全國工業總會 2025 年白皮書,提出一次關鍵的戰略轉向,反映出台灣產業界對現行經濟模式的重大憂慮。政策建言書中,「推動危老都更擴大內需」首次被置於四大優先議題之首,其重要性已超越傳統的出口、勞工與能源問題,揭示了工總的核心判斷;在傳統外銷成長引擎面臨失速風險的當下,應改弦易轍,轉向由大規模房地產再開發計畫,來驅動國內需求,作為支撐台灣經濟的新動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