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泰房地產指數今(24)日公布第一季房市數據,驚見整體雖較上季「價穩量縮」,但推案量與成交量大減,更有高達59%建案,銷售率在1成以下,雙北地區及桃園市更出現房價下跌、盤整跡象,並直言「美國對等關稅政策,對全球經濟影響程度仍充滿變數,房地產受其間接影響預期無法避免。」
台北市房市進入嚴冬期!114 年 1 月北市不動產交易量僅 338 件,相較上月銳減 21.03%,更較去年同期大幅萎縮 54.32%,交易總額為 95.73 億元,較前一年同期縮水超過一半。 值得關注的是,全市住宅價格指數來到 130.21,與前一個月相比下跌 0.34%,雖整體價格略降,但仍較去年同期上升 8.03%,顯示房價雖有短期調整,長期仍呈上揚趨勢。
北市財政局首度以都更地上權方式活化市產,位於北投溫泉區1041坪土地,由富邦人壽擔任實施者,交由晶華國際酒店集團承租經營,董事長潘思亮今(15)日親自出席北投晶泉丰旅開幕,面對美國啟動對等關稅的衝擊,他預期影響將是「劇烈而短暫」,頂多影響3個月,台灣儘管受到負面衝擊,最後應該能找到有利的出路,對於第2季、第3季景氣,還是會有「一點點壓力」。
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與房貸政策上路後,房市買氣急凍、交易量驟減,但專家提醒,這正是買方最好的進場時機。根據過去10年政策經驗,房價甜蜜點多落在新政出台後6至12個月內,此時議價空間最大。根據永慶房屋調查,消費者房價看法「由多轉空」,若房價修正5%至10%,就有2成以上購屋意願提升,議價率也已明顯上升。現在正是買方沉著選屋、積極議價的最佳窗口期,錯過恐再等一輪!
川普關稅戰引發全球股災,利空消息衝擊台股,加上房市正有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餘波猶在,是否會進一步影響房市,攤開歷年股災後房市表現,發現多數房市都回神,後續「經濟表現」才是關鍵,專家也直言,若是經濟型股災,對房市交易量仍有一定影響。
海悅(2348)今(2)日公布3月營收達9.23億元,受惠「擎天森林」建案完工入帳及全台代銷業務回升,年增65.77%,第一季營收則較去年房市大好時期,仍衰退近3成,而海悅近期在營建事業上積極布局,包括拿下國防部信義區地上權案、與亞昕合資搶下新竹北區土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