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不只人老,連房子也跟著老,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全台屋齡超過 30 年的老舊住宅已突破 500 萬戶,佔全國房屋總數超過一半,而台灣也早已邁入超高齡社會,平均每 5 人就有 1 位是 65 歲以上長者。面對「人宅雙老」的危機,政府終於出手,內政部正式啟動「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」,將爭取 50 億元特別預算,鎖定 4 至 6 層樓高的老舊公寓,協助民眾舊屋翻新,希望讓長者能「在宅安老」。
台北市萬華區大理街的華強社區,多棟屋齡高達40年的老舊公寓,長期以來讓許多 8、9 旬長輩飽受爬樓梯之苦,形同「囚居晚年」,但今天迎來?光,社區宣布啟動外掛電梯工程,誓言讓老人家們輕鬆上下樓,重拾自在生活。
台北市民生東路一段一排屋齡已52年的老舊公寓,在110年已經市府核定公告實施都市更新案,由茂崴建設擔任實施者,並於同年取得建照,原住戶33人已在113年搬離,然而仍有1戶堅持不願搬遷,持續溝通無果,北市府於27日依法執行代拆,讓都更案能順利動工,也是代拆的第2戶都更釘子戶。
昔為富人聚落,北市士林官邸特區周邊環境清幽,但也多為老舊公寓,因而吸引不少建商前來插旗,花了五年時間整合了408坪基地,欣暘建設副總經理林啟俊即透露,這塊地歷經多家建商競爭,其中還包含了幸福水泥創辦人陳兩傳,並且他更是擁有這裡百坪土地的大地主,最終終於能以誠意打動對方,順利整合完成推出新案。
新北市都更成功再添一例,位在新北市永和區竹林路、中興街路口,總戶數64戶,現況屋齡為4、50年的老舊公寓社區申請都更;新北市政府於7月24日核定都更事業計畫,預計興建1棟地上31層、地下6層、共185戶的社區大樓,成為今年永和區都更以來最高建物,充份展現城市新風貌。
日勝生(2547)位於台北東區的危老重建大案,歷經12年整合,過去為16棟舊公寓的「僑安新村」,今(4日)日正式以「鑄慕」對外公開亮相,土地面積達1038坪,堪稱北市最大危老重建案,位處蛋黃區,總銷達90億元,每坪單價上看200萬,已吸引三大頂尖客群購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