房市520檔期將至,建商仍是「以拖待變」,據市調統計,北台灣新推案量僅剩1926億元、年減幅達27.2%,創近年最大跌幅。專家指出,建商普遍採取避險觀望策略,其中台北市更驚見推案腰斬六成,創下最大退場潮,不僅無百億元大案,半數行政區掛零,新北、桃園亦同步緊縮,建商延案態勢鮮明,全年房市冷風恐已成定局。
「很少看到自住客對於銀行貸款這麼焦慮!」四大代銷大老們今(8)日齊聚,對於房市政策,尤其是貸款緊縮,認為政策不應是「一刀切」的方式,呼籲央行應鬆綁信用管制,政策也使得新建案都推出小坪數的「鳥籠案」,是政策下不得不的選擇。
台灣房市正面臨空前壓力,多重變數交織下,市場信心顯著轉弱,大臺中不動產資訊平台觀察發現,4月台灣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NMI)中,營造暨不動產業指數下滑5.9%來到53.8%,雖仍處於擴張區間,但景氣動能已出現降溫訊號。更令人警覺的是,「未來半年展望指數」重挫13.1%來到25.8%,創下近年新低,顯示業者對後市普遍轉為悲觀,預期市場恐將面臨需求緊縮與投資保守的雙重壓力。
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預測, 2025 年房市將面臨重大轉變,房價從今年第一季已確認進入初跌段,第二季持續緩跌,到下半年將進入主跌段 。李同榮提出五大理由,預警下半年房市將會是「以盤代跌」的格局,房價將面臨價格鬆動、區域分化、政策緊縮、利率壓力及預售屋假性抗跌等挑戰 。
去年銀行房貸開始緊縮後,購屋人只能再轉向銀行以外的金融機構,不少壽險業者重返房貸市場推出方案,據聯徵中心12月的資料即顯示,農漁會信用部與保險公司新增房貸人數逆勢增加,尤其保險公司房貸新增650人,年增率高達142%。
川普回歸白宮才短短兩個月,全球經濟情勢已被攪得一片混亂。央行今日召開 2025 年第一季理監事會,利率連續第四次按兵不動,也未祭出第八波房市信用管制。高力國際業主代表服務部董事黃舒衛專訪時表示,央行此次決定以加強金融檢查取代第八波信用管制,顯示去年第七波管制已出現成效,未來房市將持續朝「量縮價修」方向發展,買賣雙方角色正在悄然易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