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》修法在即,其中草案擬定「最低三年租期」與「強制續約」的條款,立刻引發房東與租賃市場的強烈反彈。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(全聯會)日前由理事長劉貞君率領全國代表,緊急拜會內政部,提出六大主張,強調修法應是創造房東、房客、業者三贏的局面,而非過度傾向單方,恐將引爆市場信任危機,甚至導致租屋黑市再度擴大。
近期租賃條例政策議題如火如荼,從實價揭露觀察台北市在近兩年推出的新成屋出租資訊,僅三社區有實登記錄,每月租金至少三萬起跳,若坪數較大,即使到相對外圍的內湖或北投,租金也達五萬,已成「買不起,也快租不起」。
《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》修法草案擬限制續約租金漲幅,保障租客權益,不料政策風聲方出,市場卻先傳出房東預謀大漲 30% 租金的震撼消息,引發租屋族群恐慌。對此,內政部緊急澄清,強調該案例為商用辦公室租賃,與住宅市場特性有別,呼籲外界不應將個案與修法直接掛鉤,試圖為尚未成形的政策止血。
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部分修正條文,9月1日起正式實施;其中新法將包租業者應在簽約後30日申報租金納入實價登錄,最引發市場爭議。但有專家示警,包租業者的轉租物件通常租金會低於市價,因此一旦入法強制登錄實價,恐造成定錨效應、比價效應,助漲房租。
近年房價持續高漲,許多民眾以租屋度日,卻深受租屋權利不彰與高昂租金所苦;27日一開議便積極召開黨團協商會議討論《租賃條例》。可惜,由於內政部的消極與資料未臻完備,協商會議僅不到一個小時便草草結束。國民黨召委鄭天財表示,上個會期保留的「租金支出改列扣除額」、「租賃糾紛處理機制」、「租金實價登錄」等修法提案,再度被「擇期再議」。
立法院今舉行黨團協商,初步協商並未將《平均地權條例》修正法案納入,立委將力拚20號再次提案。與此同時,7月行政院300億租金補貼推出,引起不少糾紛,其中包含 「房東拒絕房客申請」、「房東藉機漲租金」等情形,而租屋市場長期的不透明,讓租客權利不彰與必須付出高昂租金所苦。巢運邀集專注為民眾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