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商總理事長賴正鎰今(23)日表示,房地產今年Q2與Q3表現亮麗,但疫情導致航運費調漲,鐵砂鋼筋建材原物料齊揚、缺工造成工資成本拉高;政府又祭出新措施打炒房政策,建商已進入「微利時代」,明年房地產呈「價穩量縮」格局,明年推案量預估將少1成。
中華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(以下簡稱房仲全聯會)於今(21)日召開年終記者會,會中表示,儘管今年房市上半年受到疫情衝擊、下半年遭遇政府打炒房打亂好不容易起來的買氣,但市場整體仍健康,投資炒作不再,市場今有新的秩序,預估今年全年交易量能突破31萬棟,明年房市代表字選為「宜」。
疫情過後房市大好,許多區域買氣「報復性」成長,到底哪裡最火熱?根據數字網統計近一年的實價登錄揭露件數前十名重劃區中,冠亞軍都由新北市包辦,均破千件的件數,且都是因新捷運通車議題,炒熱房市,而桃園因多項重大建設議題,使區內二重劃區則包辦3、4名。
房市熱度持穩,搭上台商鮭魚返鄉潮,此波歸國菁英賞屋買房以自住置產等剛性需求為主,視交通方便、商圈成熟及學區公園等宜居環境為必備條件,因而桃園三大重劃區之中,尤以中路特區最受台商客層青睞。
房市正式進入後疫情時代,隨著抗疫意識高漲,建商除了在建材上提供高規格的防疫配備,吸引年輕小家庭、退休族群目光外,在地段選擇方面,購屋客買房避開步調快、擁擠的居住型態,轉向充滿綠意開闊的自然環境,尋找健康、舒適、寧靜的減壓宅,特別是「逐水、逐綠、與自然而居」,打開窗天天呼吸芬多精,成為自住客買屋熱門首選之一。
根據房產市調機構統計,大台北都更案(不含危老)推案量體已達約1,834億元,預料全年可望挑戰2千億元大關,相比增6成4,其中,北市案量占比超過1400億元,且首次12行政區均有都更推出,專家表示,都更不在走小宅路線,業者嗅出換屋需求,產品規劃更多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