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正上演一場「大風吹」!截至今年 9 月 10 日,上市櫃法人交易總額已飆破千億大關,來到 1038 億元的驚人數字,一邊是高階科技業挾帶 AI 熱潮瘋狂砸錢擴廠,另一邊卻是傳統產業面臨轉型壓力,選擇出售不動產換取現金,呈現兩極化的市場溫度。
央行連番祭出房市管制政策,從平均地權條例的落實、法人購屋許可制,到新青安貸款的推出,整體市場氛圍除了明顯的「抑制投機」,同時也連帶影響到其他購屋族群。然而,隨著第七波打房政策上路,貸款門檻與成數限制更趨嚴格,購屋族不得不重新思考「財務規劃」與「購屋時機」。
住宅市場還在糾結,但老闆們的錢早已奔向商辦,簡直是兩樣情!你沒看錯,根據最新實價登錄,位在北市信義安和站的捷運共構案「首泰信義」,今年 4 月中樓層就以每坪 195 萬元成交,總價高達 1.87 億元,直接刷新該社區單價天花板,買家是來自紡織業的法人。不只蛋黃區夯,就連內湖五期重劃區,完工不到一年的「國揚洲際企業總部」,3 月也有投資公司以總價 1.38 億元、每坪 73 萬元入手。
信義房屋(9940)今(11)日召開第2季法人說明會,公布Q2合併營收為22.93億元、季增3.60%,日本事業增、不過台灣仲介事業較去年同期減少達45.86%;上半年合併營收則為45.06億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39.32%。
企業主瘋搶同棟商辦!政府「打住不打商」政策下,私法人積極購置商辦產品,更出現「加購」同棟商辦的熱潮。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統計內政部實價登錄資料發現,今年包括展碁國際、長庚醫療體系、浪凡網路科技、豐順營造等法人機構,都出手加購台北「同棟不同層」商辦,企業主對同棟大樓的偏愛與發展信心可見一般。
國內商用不動產市場在 5 月展現強勁的投資動能,根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的統計,上市櫃法人購置商用不動產交易額達到 192 億元,不僅寫下今年 1 月至 5 月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,更是連續 34 個月以來的次高紀錄,顯示市場熱度持續升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