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房市正面臨空前壓力,多重變數交織下,市場信心顯著轉弱,大臺中不動產資訊平台觀察發現,4月台灣非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(NMI)中,營造暨不動產業指數下滑5.9%來到53.8%,雖仍處於擴張區間,但景氣動能已出現降溫訊號。更令人警覺的是,「未來半年展望指數」重挫13.1%來到25.8%,創下近年新低,顯示業者對後市普遍轉為悲觀,預期市場恐將面臨需求緊縮與投資保守的雙重壓力。
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預測, 2025 年房市將面臨重大轉變,房價從今年第一季已確認進入初跌段,第二季持續緩跌,到下半年將進入主跌段 。李同榮提出五大理由,預警下半年房市將會是「以盤代跌」的格局,房價將面臨價格鬆動、區域分化、政策緊縮、利率壓力及預售屋假性抗跌等挑戰 。
被視為年輕人購屋救星的「新青安」房貸政策,可能正悄悄醞釀一場財務風暴。多位財經專家警告,當 5 年寬限期結束後,年輕購屋族每月房貸支出將大幅激增 2.33 倍,加上政府的 1.5 碼利率優惠僅到 2026 年 7 月底,恐將引爆一波房貸斷頭潮。
國內房貸逾期放款金額續創新高!金管會統計顯示,2025 年 2 月國銀房貸逾期放款金額已達 79.5 億元,不僅創下近 3 年新高,更已連續 7 個月持續攀升,引發金融市場對房貸違約潮的憂慮。財經專家分析,房貸逾放持續惡化,主因央行六度升息、投資客資金周轉失靈,以及經濟環境不佳導致中小企業主還款能力下滑所致。
台灣房市經歷七年多頭走勢後,2025 年第一季已出現明顯的價量俱疲現象,市場彌漫著濃厚的觀望與悲觀氣氛。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日前發出嚴厲警告,未來兩至三年內房市將面臨「三隻黑天鵝」加上「一隻巨大灰犀牛」的嚴重考驗,這些不可預測的風險事件恐將重創本已疲軟的房地產市場。
內政部長劉世芳近日表示,中央擴大租金補貼可能因預算被凍結而在 10 月至 11 月就用完。但民間團體 OURs 都市改革組織研究員廖庭輝痛批此說法是故意造謠,實際上是「預算被凍結」根本是一場煙霧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