國民黨發不出員工薪資,導致國民黨新竹縣、市黨部等兩處資產遭到法拍,根據司法院法拍公告,兩物件遭法拍原因均是「給付薪資」強制執行,一拍合計底價近7.6億元。不過兩物件坐落偏遠,其一位處行政區,有相關開發限制,估計一拍流標機率大。
根據五大房仲4月內部交易量顯示,與上月相比,這月不溫不慍,表現持平,在台股頻創新高,加上國內經濟展望樂觀與低利環境不變的條件下,自住需求穩定回籠,過去房市表現較佳南部,則稍稍降溫,相信未來7月房市新制上路後,雖部分自住族群駐足觀望,但國內經濟穩定,房價不易出現暴跌走勢。
第一季為傳統房市淡季,通常會受到農曆過年影響,交易量是一整年最淡的一年,且受到政府推動一連串健全房市政策影響,市場明顯從賣方市場漸漸轉為買方市場,交易也較去年同期有所成長,尤其政策緊盯投機與房價後,自住當道的態勢將更為清楚,中古屋交易市場開始明顯增溫。
根據外商商仲發布「2021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及土地投資調查」顯示,今年工業地產交易表現仍舊不俗,總交易額達322億元,超越去年全年交易總額的1/4,尤其壽險業看準科技業擴廠需求,經濟表現樂觀,積極搶進桃竹以及雙北工業地產,也是帶動辦公及工業的自用需求的支撐力之一。
政府一連幾波「房市健全方案」打炒房,民眾到底買不買單,根據第二季房仲網路民調顯示,有超過7成3民眾支持房地合一稅2.0修法,近6成認為可有效抑制投機炒作,但有趣的是,仍有近6成民眾認為房價上漲趨勢不變,業者分析,資金潮大量挹注、民間投資增、今年經濟前景值得期待,房市基本面仍看好。
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,今年北台灣329檔期推案量約2607億元,不僅比去年同期大幅成長近800億元,更可望寫下歷史新高紀錄,業者分析,今年主要台北有百億大案推出以及去年底推案遞延,另外其共通特色為「商、廠辦不斷湧現」,更帶動今年329檔期推案量飆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