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義房屋(9940)公布第二季財報,上半年合併營收45.06億元,稅前盈餘0.77億元、稅後淨損3184萬元,每股虧損0.04元。公司表示,受中國大陸「山水嘉庭」案於第二季提列未實現存貨跌價損失,及新台幣升值產生的未實現匯兌損失,影響上半年獲利表現,不過強調仲介事業仍為獲利表現。
台灣不只人老,連房子也跟著老,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全台屋齡超過 30 年的老舊住宅已突破 500 萬戶,佔全國房屋總數超過一半,而台灣也早已邁入超高齡社會,平均每 5 人就有 1 位是 65 歲以上長者。面對「人宅雙老」的危機,政府終於出手,內政部正式啟動「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」,將爭取 50 億元特別預算,鎖定 4 至 6 層樓高的老舊公寓,協助民眾舊屋翻新,希望讓長者能「在宅安老」。
衝著打擊囤房大戶而來的「囤房稅 2.0」新制,自 7 月 1 日上路至今將滿一個月,市場仍在適應高稅率的震撼,財政部卻火速拋出震撼彈,預告將新增 5 大類具公益、宗教性質的房屋排除適用「全國歸戶」累進課稅,未來將免於被課徵最高 4.8 % 的重稅,讓相關社福、宗教團體鬆了一口氣,由於新規定將回溯生效,也意味著符合資格者在明年繳完稅後,將能領到政府的退稅紅包。
中華房屋品質查驗協會於7月24日召開會員大會,會中除通過章程修訂以健全協會制度、歡迎新成員加入外,亦正式宣告即將對外發布《驗屋白皮書》。此舉旨在促進驗屋產業技術精進,凝聚業界共識,並建立一致的檢測流程與合理的收費標準,為驗屋市場立下制度化基礎。
內政部資料顯示,台灣目前 65 歲以上人口已逾 450 萬人,佔總人口 19.27%,2025 年,全台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,面對屢創新高的房價與租金,許多無殼長者正深陷「租不到房」的窘境。根據日本政府統計,高達 7 成的房東拒絕租屋給獨居高齡者,主因擔憂長者在屋內孤獨過世,將使房屋變成「凶宅」,同時需負擔後事及房屋整理費用,這種對高齡族群的隱性歧視,讓有錢支付租金的長者,也難以租到理想住所。
詐騙集團再出新招,佯裝買房後先支付首期款博取信任,實則藉由「人頭買家」假交易真過戶,再以被害人房產向地下錢莊抵押借款,騙走屋主一生心血。台北市近期傳出一件詐騙案例,受害屋主在不知情下將房屋過戶給假買家,損失超過千萬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