針對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、央行理事張建一所提「外界不要道德綁架央行」的說法,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 28 日發文提出多項質疑。李同榮認為,央行以「居住正義」為名所採取的全面性限貸措施,已對無辜首購族造成衝擊,這場政策穩定與市場衝擊之間的爭論,已然檯面化。
房市交易冷颼颼,建商請命、民眾喊苦,政府聽見了嗎?身兼央行理事的台經院長張建一 25 日直接開嗆,別再拿「救房市」來對央行道德綁架,直言過去七波的信用管制已成功讓市場降溫,現在房市根本還沒崩盤,如果此刻為救市而降息,過去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,鷹派言論,無疑是向所有期盼央行出手救市的業者與購屋族,潑了一盆冷水。
台灣經濟研究院最新發布的 5 月景氣動向調查結果,再度為市場敲響警鐘,製造業、服務業與營建業的營業氣候測驗點全數持續下跌。其中,製造業已連四個月萎靡不振,創下兩年半以來的新低點。服務業與營建業則連五個月走弱,跌幅雖有收斂,但整體經濟逆風態勢依舊存在。
「央行從來沒有想要打垮房市!」台經院院長暨央行理事張建一今(8)日直言,央行祭出七波信用管制,主要是要執行央行的最大任務「穩定金融市場」,大家都從銀行借錢買房,銀行放款集中度過高,並且預期房價持續飆漲,變成剛性需求賭「寬限期」而不自量力的去買高價房屋,至於新青安,他則認為是立意良好,但是執行的時機不太好。
央行第 1 季理監事會議紀錄揭露,在全球政經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,央行理事一致認為川普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極高,恐對台灣經濟產生負面衝擊,目前央行既無升息必要也無降息空間。多位理事表示,由於美國新任總統川普政策可預測性太低,如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漲加上美國關稅調高,恐推升國內通膨,在如此高度不確定的環境下,貨幣政策應以保守為宜。
央行即將於 3 月 20 日召開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議,市場焦點全聚集在央行總裁楊金龍是否會出手「預防性升息」因應 4 月可能的電價調漲。金融圈已發出警訊,認為央行恐難跟進美國聯準會啟動降息循環,反而出現「預防性升息」壓力,房市買氣與企業融資成本可能受到連帶影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