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不只人老,連房子也跟著老,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,全台屋齡超過 30 年的老舊住宅已突破 500 萬戶,佔全國房屋總數超過一半,而台灣也早已邁入超高齡社會,平均每 5 人就有 1 位是 65 歲以上長者。面對「人宅雙老」的危機,政府終於出手,內政部正式啟動「老宅延壽機能復新計畫」,將爭取 50 億元特別預算,鎖定 4 至 6 層樓高的老舊公寓,協助民眾舊屋翻新,希望讓長者能「在宅安老」。
對許多在大台北地區打拼的年輕人來說,高不可攀的房價已成為安居樂業的最大阻礙,不過新北市府近年力推的社會住宅,為這道難題提供了一帖解方。新北市長侯友宜 27 日親自前往視察泰山中山段青年社會住宅的工程進度,他表示,該案不僅地點極佳,未來更將結合托育、托老等全齡化社福設施,目標就是要讓市民住得起,也住得好,打造一個交通便捷且生活機能完善的友善社區。
以「一個台灣,兩個世界」形容現況,台灣物業管理學會理事長郭紀子在主辦的《公寓大廈管理條例》30週年論壇上感嘆道,條例施行已30年,清晰映照出台灣公寓大廈發展的顯著落差,他更直言,「修法不要再靠人命去推動。」
捷運萬大線話題燒不停,新北土城房價早已坐 5 望 6,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今(24)日證實,「變更土城都市計畫案」已正式公告實施,中央將在土城興建 350 戶社會住宅,地點就選在機能與綠地兼具的潛力區塊,為快速發展的土城再添一筆重磅建設。
還停留在社宅就是堪住就好的老舊印象嗎?那可就大錯特錯了。新北市政府今(24)日舉辦「新北社宅淨零碳與智慧建築論壇暨社宅展」,向外界展示新北市的社會住宅早已跳脫傳統框架,不僅要讓市民住得好,更要住得智慧、住得永續,目標是成為城市低碳轉型的領頭羊。
內政部資料顯示,台灣目前 65 歲以上人口已逾 450 萬人,佔總人口 19.27%,2025 年,全台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,面對屢創新高的房價與租金,許多無殼長者正深陷「租不到房」的窘境。根據日本政府統計,高達 7 成的房東拒絕租屋給獨居高齡者,主因擔憂長者在屋內孤獨過世,將使房屋變成「凶宅」,同時需負擔後事及房屋整理費用,這種對高齡族群的隱性歧視,讓有錢支付租金的長者,也難以租到理想住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