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膨時代來臨,貨幣貶值和資產漲價隨之而來,如果不懂應變,只會讓自己越來越窮,該怎麼做才能減少損失?除了將現金轉換為實質商品,不少人開始購買「耐久性財貨」來保值,各種耐久性財貨中,房地產相對不易「折舊」,「買房」成了通膨洪流下的保值首選!
旅館用地蓋豪宅,竟成建商發大財的捷徑!由興富發集團旗下潤隆建設(1808)投資興建的新北市新店區碧潭水岸豪宅「國賓大苑」,昨(22)日傳出官商勾結弊案,疑似有官員協助建商更改塗銷使用執照上的關鍵字,讓建商把旅館當成豪宅販售牟利,包括潤隆董事長蔡聰賓在內已有13人被調查局約談。
臺中市建築經營協會今(22)日舉行第12屆理事長交接儀式,由日灃建設董事長張家駿接棒。針對近期打房政策,他指出,疫情、通膨、勞動力短缺是推升房價上漲的三大因素,「十年來房價漲幅也沒有高過於雞蛋、切仔麵」,盼政府重拳出擊前可以針對根本問題檢討,才能達到業者、消費者雙贏局面。
內政部為抑制炒房亂象,直搗投機客巢穴,祭出預售屋禁止轉約政策,儘管目前僅是通過修正草案,但已引發市場人心惶惶;專家分析,少去短線投資客炒作房價,未來房市籌碼面將趨於穩定,只是過去兩年房價已超漲的蛋白區可能進入盤整期,至於含金量高的蛋黃區影響層面較小,新案預計也會照時程進場。
央行去年12月以來,已經第4次出手,展現對金融機構控管的決心,有助銀行降低授信風險,但近期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仍高,為強化管理銀行信用資源,避免流供囤房、囤地之融資,只好再祭四大限貸。對投資客來說,不僅貸款成數受到影響,連小型建商不能養地,只要購地取得,就要趕緊開發。
中央銀行今(16)日召開第4季理監事會議,再祭第四波房市信用管制措施,重點主要擺在降低全體銀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,並針對囤房與囤地進一步限縮貸款成數。專家認為,央行此舉已對槓桿操作過大的投機客帶來資金壓力,若搭配相關部會近期的打炒房措施,殺傷力將相當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