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工業地產投資增強,全台買氣熱絡,根據國外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,今年前3季工業地產交易逼近500億元,年增近6成,工業土地買方仍是以建商為主,獵地總額創十年新高,業者分析,除了建商加入獵地行列之外,製造業廠商持續購買自用土地,以及公部門釋出部分產業用地,皆有助提升工業地成交量。
市面上新案小宅型產品似乎已趨於飽和,建商推案類型也逐漸改變,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,今年截至第3季為止,大台北預售屋建案房型,2房以下小宅仍為大宗,但比重明顯下降,取而代之的是3房型上升6個百分點,業者分析,雖然各房型所占比率漲跌互見,但可以觀察到「房增坪縮」的現象越趨明顯。
天龍國房市交易熱區出爐,台北市地政局統計今年前9月,內湖區建物買賣移轉棟數以2931棟拿下北市之冠,中山區則是以2881棟數緊追在後。
知名商圈店面價格走弱似成趨勢,根據內政部實價資料顯示,今年8月揭露1筆位於師大夜市巷內的店面,店主持有2年賠售千萬,房仲業者表示,師大商圈有學生族群及住戶支撐,人潮並不少,但因種種因素讓住戶與商家關係緊張,導致商家在師大商圈設店難免疑慮,進而影響價格表現。
房市復甦帶動自住買盤前進重劃區購屋,不僅加速重劃區發展,更掀起房價新一波漲幅,一線重劃區房價甚至上看6字頭,而擁有交通、水岸等多重優勢的五股洲子洋,隨著開發率突破5成,房價也已重回3字頭,但因房價相對親民,預售3房總價不到800萬就買得到,仍吸引不少首購族前往看屋。
大巨蛋案14日第七次闖關,由於遠雄當場同意商場棟和影城棟一樓部分空間退縮,形成「半戶外空間」,北市都發局長、北市都審會主席黃景茂裁示,大巨蛋案「防災避難」通過,不用再進行電腦模擬,但此舉卻引發外界質疑「強行通過」,對此,黃景茂強調,會議所做決議皆充分徵詢委員意見後確認,並沒有爭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