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4大房仲統計5月內部交易,受到房市淡季以及總經影響,6都整體交易均較上月下滑,但相較去年同期量增,顯示房市已明顯回溫,且仍是首購買盤支撐市場,更有投資盤進場低價話題區,但5月已接近上半年旺季尾聲,預估今年房市還是會呈現「量增價穩」的格局。
台北市高房價,無父母金援,自身收入要夠水準才行。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調查,以今年北市新建案最低開價近2000萬,貸款8成、1.8%利率計算,年收至少要300萬才夠格,業者分析,大多數青壯家庭仍難以背負如此沉重房貸,只能考慮改買相對便宜的中古屋、縮小房屋坪數,或朝向衛星城市購屋。
政府力推危老重建,近期確實讓30年以上老屋交易加溫,價格也微幅上揚,有趣的是,土地持分大、超過50年的「超高齡」老屋,均價卻從危老條例上路前後的逼近百萬元,慘跌到僅剩6字頭,專家分析,除了因超高齡老屋的交易量少、均價易受個案影響之外,也與「繼承者們」不願再長期持有,儘早處分資產的心態有關。
重大交通建設到位,區域房價上漲可期!以台中鐵路高架捷運化後新增的栗林、頭家厝、松竹、精武及五權等5個新站點為例,根據實價登錄最新資料統計,近1年來5個新設站點中,以五權車站周邊房市交易量最多、共達536件;至於價格方面,則以松竹車站平均每坪16.1萬元最高。
為落實都更三箭,以捷運蓋到哪、都更做到哪的策略,新北市政府提出以大眾運輸發展為導向TOD都市發展策略,共有21站被列為優先推動場站,而27日起民眾只要透過通訊軟體LINE app,就能一秒簡易定位自家是否在TOD範圍內。
對於實價網新增「淨坪」試算功能(即「主建物單價試算」),不僅將公共設施等計價歸零,造成主建物價格暴增,還僅算主建物的「含金量」,可能造成公設過高的誤解,學者、業界都不以為然,認為這種試算方式太極端,只會造成市場資訊更加混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