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政部長徐國勇今(20)日在行政院會報告社會住宅推動情形,目前全國社會住宅已完工與施工中戶數合計超過2.7萬戶,預計今年底可達3.5萬戶,明年底將超過第一階段4萬戶目標,下一階段也已盤點183處區位適合的土地,透過中央、地方攜手合作,有信心如期達成社宅加包租代管,8年20萬戶社會住宅的目標。
近年來大台北地區房價修正5~10%,但受薪階級薪資仍趕不上高掛的房價,在中山高五楊高架橋、機場捷運陸續通車後,桃園市成為青年首購族移居天堂,尤其在桃園市升格後,豐沛的育兒津貼、捷運綠線拍板定案,近6年來淨遷入人口已穩坐全台冠軍。
六都地政局今(3)日公布5月買賣移轉棟數,六都交易持續發熱,其中,台中市表現最為亮眼,5月移轉棟數創房地合一上路以來單月新高,而今年以來的熱區高雄,反而是6都之中唯一下滑的,房仲業者表示,部分區域受交屋量拉抬,不過整體市場氛圍熱絡,但下半年選戰白熱化,上半年交易量將影響全年走勢。
外商商仲「仲量聯行」今(30)日舉辦「2019年不動產高峰論壇」,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公會榮譽理事長陳春銅表示,臺北市和新北市30年以上屋齡有120萬戶,已佔6都老屋總數的一半。呼籲政府要積極扮演推動都市更新的關鍵角色,危老落日條款應再延長時程獎勵3年,以加速都更腳步。
總統蔡英文4年前提出「8年20萬戶」的社宅興建目標,然而自去年九合一大選後,6都新任市長在推動上不進反退,社會住宅聯盟今(21)日召開記者會對6都評比,其中高雄在6都墊底,台中以及台北市「更踩剎車、甚至開倒車」的情況,住盟呼籲,6都首長不應政策髮夾彎,背離居住正義保障的承諾。
即便近年房價有所下修,大台北因房價仍高,促使民眾大量轉往桃園購屋,讓桃園房市順利搭上這波房市買氣,交易量與推案量都明顯增加。根據房地產市調機構統計,桃園市上半年2大檔期的推案量持續攀升,預估合計有近1200億元案量釋出,顯示房市買氣回溫態勢明朗,建商因看好後市紛紛加碼推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