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經院今(26)日公布7月營業氣候預測點,美中貿易紛爭持續不斷,三大景氣指數,製造業轉為上揚,服務業則是連2個月下跌,營建業是連續3個月的上揚。然而,台經院指出,不動產主要是民俗月交屋潮、總統大選干擾提前反應,但業者相對悲觀看待未來半年景氣。
根據中央銀行最新公布7月五大銀行新增購屋貸款金額,月增153.25億元,為637.09億元,創2016年1月房地合一課稅以來的43個月、逾3年半單月新高,加上買賣移轉棟數增溫,房市專家表示,主要因8月為傳統民俗月,民眾提前購屋的效應。
不動產市場揮別陰霾,今年上半年開工量創5年以來同期新高!對比去年同期,成長最多的是台北市,年增67%;對比房市最熱的2014年,則暴增1.43倍。
根據內政部統計上半年全國住宅開工量,今年(2019)全國共53,646宅,六都中量體最大者為台中市,上半年有12992宅,台北市則是年增67%最多,不動產自2016年谷底反彈後,今年市場更有信心,全國開工量普遍走升。
根據內政部統計,上半年全國住宅開工量為近5年新高,北中南三都均明顯成長,又以台中量體最大、北市開工量增幅做多,業者表示,中美貿易戰促進資金回流台灣,讓不動產市場信心強化,高端買盤加溫,加上危老話題發酵,建商打鐵趁熱,讓今年上半年開工量大增。
不少人仍想住新屋,居住環境相較中古屋較優,但想買新案可不容易,根據數字科技網統計全台六都及新竹縣市新案房價所得比,買新房最難當屬台北市,需要不吃不喝28.8年,總價上看3000萬,新竹縣反而相對最輕鬆,僅需7年,專家表示,在北市買新屋,對年輕人來說真的是奢侈的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