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南三大百貨商圈房價皆漲,為什麼小北門店不一樣?真相是?
新光三越小北門店預計明日試營運,一早市府已經發布周邊交通動線資訊,隨後亦有房仲機構發出新聞稿指出,小北門店周邊房價呈現下跌數據。(圖/記者蘇茵慧)
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/台南報導
由台南人記憶的「東帝士百貨」舊址轉身而來的南山台南廣場,將成為新光三越小北門店,預計明(29)日試營運,有房仲機構近日報導指出,小北門店周邊的住宅均價,從去年的每坪27.3萬元回落至24.5萬元,跌幅約一成,似乎未見「百貨進駐帶動行情」的結論,引起不少議論。
事實上,若從更宏觀的角度觀察台南的百貨商圈,房市表現並非如此單一,舉例來說,三大「老字號」百貨商圈包括火車站前商圈、成大商圈、新天地商圈,在過去一年中房價不跌反漲,甚至展現逆勢成長力。
以站前商圈來看,新光三越中山店、Focus百貨與大遠百公園店,三大百貨形成的集聚效應,帶動消費同時本就是住宅蛋黃區;根據統計,該區今年每坪均價來到26萬元,年漲幅突破一成。
而大遠百成功店所在的成大商圈,因鄰近台南成大與醫療資源,加上穩定的租屋需求,房價年漲幅達8%;新光三越新天地商圈亦不遑多讓,憑藉大型商場與飯店集聚優勢,年漲幅接近9%。若單從數字來評斷,百貨商圈的價值並未消退,反而成為大環境不利時的支撐力量。
既然如此,為什麼小北門店周邊的均價數字會出現下修?這就必須回到數據本身來解讀。
台灣房屋奉天南山廣場加盟店店東李吟蔚認為,北區兩年內有「遠雄北府苑」、「欣府城・一品樓」等新成屋交屋,成交單價站上4字頭,推高了區域平均價格。今年新屋交屋潮告一段落,成交重心回到中古屋市場,均價自然回落。換句話說,這是「基期不同」造成的統計假象,而不是區域房價真的下跌。
其次,百貨效應本質上是一種長線支撐,百貨帶來的是人口集聚、消費力提升與商業活絡,這些利多需要時間醞釀,不會在開幕前後立即反映在房價上,若只看短期數據,就認定「百貨進駐行情失靈」,恐怕過於短視。如今央行限貸令與銀行相對的高利率,對全台房市造成普遍壓力,購屋族因貸款條件收緊而縮減預算,市場整體交易呈現趨於保守,才是這波房價收斂的主要原因,而非小北門店的區位或發展潛力不足。
最後,值得注意的是,小北門店周邊仍有鄭子寮重劃區與北外環快速道路等重大建設支撐,生活機能逐步完善,加上南科就業人口的外溢效應,區域具備長期的成長動能。
因此若僅憑一則新聞數據就斷言「百貨不再帶動房價」,恐怕低估了商圈長線的價值,也忽略了市場數據背後的結構差異,理解數字背後的成因,遠比單純追逐話題更為重要。
台南的百貨商圈,一直是城市發展的風向標,小北門店的開幕,或許短期內沒有讓數字大幅波動,但其帶來的生活圈重塑,將在未來持續影響城市的居住價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