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延宕三年,烏俄戰爭仍持續中,造成全世界通膨破表,美國6月cpi高達9%,,創40年來新高,物流停滯,塞港、缺工、缺料、工資土地連番上漲….等,使建築成本不斷增加,造成預售屋動則6年才能交屋,興建中的案件多有降低成本的因應方案,甚至停建,造成營造廠與建設公司的不確定風險,建議消費者購屋,以全新完工的新成屋比較有保障。
本土疫情持續升溫,國際原物料價格持續上揚,造成國內通膨壓力加劇。台灣經濟研究院發布最新預測,國內今年經濟成長率為4.1%,維持1月的預測,但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則上修至2.4%,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分析,俄烏戰爭和中國疫情封鎖能在第2季解決,國內疫情趨緩且平穩,下半年通膨壓力可望緩解。
美國公債殖利率攀升、中國限電限產影響全球供應鏈,全球經濟與股市都受到多重利空衝擊,加上因疫情影響,原物料大漲、各項運輸成本不斷提高,加深國內外對通膨的預期心理,許多股市資金因而轉向更穩定的標的,都對房地產價格產生直接、間接的推升作用,也讓「買房抗通膨」成為全球普遍現象。
台中最新公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為102.13,較上月下跌0.37%,不過值得注意的是,居住類中的房租較上月上漲0.93%,隨著房東持有房地產成本逐漸攀升,轉嫁至房客上的租金接連大漲,促使台中「租不如買」氛圍再起。
國內房租漲勢已然回不去,根據主計處最新統計,全國房租指數持續攀升,已達54個月正成長,但專家認為,與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來看,通膨幅度仍在可接受範圍內,且現今房貸每月需負擔額度相比,租屋需求及優勢仍在,因此對住宅租屋市場的衝擊並不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