象徵區域買氣的家戶購屋比,六都在今年前三季買氣全面走弱下,數據都低於去年同期,買氣一向暢旺的桃園市減少0.5個百分點,縮幅最大,而台北市更創下6年來家戶購屋比新低,意即今年前三季平均每100戶不到2戶買房。
中華工程(2515)昨日爆出喜訊,斥資近400億元打造的土城「中工雲宇宙AI園區」,取得鴻海子公司鴻運科的75.49億元「預購意向書」,帶動今(13)日股價直接上漲1元,就以11.15元漲停價作收,此案將提供10萬坪廠辦空間,預計在2025年完工。
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,全國營造業者共有19,700家,具備甲級營造資格就超過3,000家。2023年底將至,開始進入年底趕工入帳高峰期,其中以公共工程為主的營造廠,在9月營收開始衝高,年增率至少在5成以上。
國內房市歷經一連串打炒房政策,交易量直直落,但民眾遲遲等不到房價下跌,台中代銷業者則表示,「房市控盤關鍵往往不在交易量,而在建築業者的財務體質,研判2年內不會看到建案輕易降價!」
房市政策多重出擊下,房價似乎漲勢仍未停歇,不僅七大都會區預售屋成交總價中位數已經全面突破千萬元關卡,就連其他過往房價相對親民的蛋白區,也開始跟上漲勢,據房仲業者統計,除了七都以外,苗栗縣、基隆市、彰化縣及台東縣四個縣市,預售屋總價中位數已經正式突破千萬元,其中苗栗縣更以1140萬元的預售屋中位數一舉超車高雄!
今年7月1日平均地權條例正式上路,不僅限制預售屋換約轉手,私法人購置住宅也採許可制,因此迎來一波趕上車潮,據台北市地政雲實價資料就揭露,北市某一豪宅新案,不僅單價站上200萬,更一口氣賣出9戶達21億,而業者更回應,此案並未公開銷售,為熟客間口碑介紹,後續將視選後市場氛圍再決定推案時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