據住展雜誌統計,截至2022年11月底,北北桃竹等地新成屋、預售屋建案房型比例,仍以2、3房占大宗。其中,桃園2、3房占比達90.8%最高,新北89.6%居次,台北和新竹地區占比約78%左右。住展雜誌企研室經理成采錡表示,雖說2、3房仍是市場主流,但因薪資跟不上房價漲幅,民眾可負擔房屋總價範圍受限,業者持續縮小房型坪數,並以低總價、高坪效等訴求吸引首購買盤。
房市冷,代銷龍頭海悅(2348)主攻全台預售屋,北中南齊攻分散風險,在手案量仍維持2千億水準,總經理王俊傑表示,海悅看好剛性需求來佈局,代銷業務並未受到景氣影響,房子要看長期,會是比股市好的投資。並指出,桃園、台中與台南三地,仍是他最看好的地區,買房要謹記跟著「產業」走,準沒錯!
全台重劃區百花齊放,據591實價登錄,觀察近一年全台重劃區預售屋成交單價變化,發現漲幅最高的前15名當中,新竹地區果然最狂,一口氣就有5區入列,其中以竹北高鐵特區、台科大重劃區、金雅舊社重劃區的房價在一年內狂漲6成,囊括全台前3名。591分析,新竹買盤以竹科為主,去年受惠科技業景氣暢旺,竹科新貴將大量資金挹注於房地產,因而漲幅全台之冠。
房市買氣旺季仍不旺,甚至有部分新案,單週出現「零成交」的慘況,買賣雙方都在觀望,建商價格仍死守,而賣方則期待降價持續觀望,對此潤泰創新董事長簡滄圳就提醒,在營建成本高漲下,建商通常不會虧錢賣,因此降價不見得就是好事,反倒有可能是個警訊,建商可能資金不足急需變現。
混凝土大廠國產建材(2504),位於南港的起家厝,將搖身變為集團的金雞母,今(22日)日正式動工,占地6500坪,國產總裁林孝信指出,土地持有68年了,創造的獲利已逾千倍,董事長徐蘭英即表示,5年後,將落成AB兩棟大樓,預計開發為頂級商辦大樓。
買新房你買新成屋還是預售屋?在內政部推出的「平均地權條例」修正草案將屆滿一周年,預售屋「只能買、不能賣」的「預售屋禁止換約」措施,卻未明顯降低建商推出預售屋建案的意願,尤其今年新竹的新成屋占比僅剩3%,顯見預售仍為推案主流,民眾購屋還是要慎防爛尾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