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北市房價地圖正在大洗牌,最新數據顯示,台北市 12 區中預售屋均價最便宜區域已不是過去印象中的萬華、文山,而是科技重鎮「內湖區」。根據台北市地政局公布的 2024 年第二季預售屋成交數據,內湖區預售屋均價僅 106.14 萬元,意外淪為全台北市「最俗」,而傳統被視為平價區的萬華區,均價已飆升至 108.24 萬元,正式宣告台北市預售屋「9 字頭」時代走入歷史。
說好的絕版2字頭不絕版了!梧棲區新案「協勝港心」首波揭露7筆實登,其中一戶2樓、38.25坪成交單價僅21.43萬元/坪,其他揭露交易落在21.43至24.67萬元/坪,價格明確回到2字頭,消息一曝光後引發社群熱烈討論,「這不是N年前的價格?」「海線房價是不是真的要崩了?」
Q3實登顯示兩房退燒、三房接棒,四房小量續行。重劃區單價墊高下,40–50坪三房與小四房多落在約3000萬以上,觀察個案,品牌企劃與產品定位成為高總價帶的關鍵。
限貸令壓抑資金槓桿、預售市場降溫,但在台南房市中,永康依舊是少數成交穩定、詢問熱度不墜的區域,相較於安南區8月預售量降至個位數,今年永康每月成交量依然還維持在27件以上。主要關鍵除了地理位置,更在於它「從通勤帶到產業鏈」的多軌支撐,讓生活圈成形、產業聚落穩定,加上近期台南鐵路地下化軌道建設進展,讓永康成為房市修正期裡少數還有兩位數成交量的區域。
央行自去年9月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,觀察打炒房前後一年、七大都會區各生活圈的預售屋交易量變化,跌幅前十大生活圈買氣近乎急凍,僅剩1成左右。其中又以桃園、台中等重劃區密集、過去建商推案熱絡的地區,交易量萎縮最為顯著。
台中房市進入急凍期,9月全市僅13個新案進場,總銷127.6億元、年減超過8成,創下史上最低紀錄。建商多採「能拖就拖」策略觀望市場,顯示預售市場陷入冰封,推案動能大幅降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