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台營運最久的美式餐廳 TGI FRIDAYS 台中英才店於2025年4月結束營業,市場原本以為將由餐飲續上,然而比對實價與徵才資訊發現,新承租方其實是來自台北的醫美品牌「原美學」,以月租36萬元租下原址,並規劃開出「勤美原美學診所」。
拋開市場總量數據的迷思,今年前 8 月累積的 1,134 億元商用不動產交易額,並非反映一個健康、均衡的市場,而是揭示了一場正在台灣上演的產業生存遊戲。市場的「盲點」在於,這筆千億資金的流動,實質上是一場大規模的資產轉移,其背後的核心邏輯極為清晰:在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中,半導體產業正挾其龐大資本,精準承接由營運受困的傳統產業被迫釋出的廠房資產。一方是拿錢換取未來十年的戰略產能;另一方,則是拿廠換取眼下的生存現金。
受打房政策影響,土地市場交易急凍,不少地主乾脆蓋起鋼構店面,養地、收租兩不誤,台中市14期重劃區近來興起不少鋼構街邊店,吸引知名品牌進駐,也補足區域生活機能,且租金屢創高價,近期,實登揭露一筆松竹路三段、約138.95坪的鋼構街邊店,首3年月租29.4萬元,合約長達15年,依年調機制估算,合約期總租金約5,821.2萬元。進駐業者是來自日本的汽車美容品牌 KeePer PRO SHOP與CAFE!N 硬咖啡,攜手複合式經營。
當住宅市場急凍之際,一股資金活水正悄悄湧入台北市的資深商辦,讓年過半百的老樓上演「老當益壯」的驚奇行情!根據最新實價登錄,緊鄰大巨蛋、屋齡已 53 年的東區「大陸大樓」,今年 6 月一筆交易單價飆升至約 117 萬元,身價創下歷史新高,在「打住不打商」的政策引導與大巨蛋的商業引擎點火下,北市核心區的老商辦正從昔日的「醜小鴨」,蛻變為投資市場追捧的「白天鵝」。
央行連番祭出房市管制政策,從平均地權條例的落實、法人購屋許可制,到新青安貸款的推出,整體市場氛圍除了明顯的「抑制投機」,同時也連帶影響到其他購屋族群。然而,隨著第七波打房政策上路,貸款門檻與成數限制更趨嚴格,購屋族不得不重新思考「財務規劃」與「購屋時機」。
海外房地產投資不再只是高資產族群的專利,隨著國內房市價格居高不下、限貸令壓縮資金流動性,加上國際旅居需求提升,愈來愈多台灣人將目光投向東南亞市場。其中,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(Kuala Lumpur,下稱 KL)成為台灣買家關注的「新藍海」,臺馬國際地產負責人張書瑋分析,KL房地產市場進場門檻相對低廉、語言文化相近及穩定的租金收益,在地緣政治緊繃的氛圍下,不少台灣人都選擇馬來西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