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顯示,2023 年第 3 季建物展期開工總宅數達到 1.9 萬戶,創下 2009 年統計以來的單季新高;分析主要原因是近 2 年造價波動大、缺工與工資高漲都是影響原因,其中過去 8 季每季的展期數量都超過 1 萬戶,平均每季展期 1.5 萬戶,可以說是 2009 年以來最大的開工展期潮。
高雄捷運小港林園線今天舉行土建、機電與軌道工程動土典禮,全長共11.59公里、7個站點,預計將在2030年完工,總造價超過533億元;這是繼高雄捷運紅橘線通車10多年後,後續推展捷運建設計畫,是高雄捷運四線齊發中相當重要的捷運建設路網。
「房子賣不掉已經很可憐!」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暨全陽建設董事長陳勝宏今(25)日出面呼籲,囤房稅2.0不公平也不合理!建商沒有賣出去的原本已要扣房屋稅,但囤房稅這就不合理,並且自住客也別太天真,即使是課徵1%的稅,但新房子造價高,稅基又再調高之下,買新房的人將會很有感,到時再喊痛已經來不及!
「水泥工日薪從2千多漲到3千8」,老字號建商達永開發機構、耀達建設董事長莊文欽今(31)日指出,這三年期間原物料就漲了五成,前幾天還剛收到鋼筋要再漲價,而工人即使調漲薪資還是很缺工,都會適時的慰勞工班好留住人力,不過他也觀察到,市場氛圍轉變,合建的地主態度也出現軟化,過去常有地主堅持1坪換1坪,現在則是比較能互相理解也合理化,1坪換0.9坪、0.8坪都是能夠被理解的。
過去一段推升房價上揚的工程造價,短期內似乎出現到頂的趨勢,根據主計處的營造工程物價指數顯示,今年6月營造工程物價指數為108.77,年增率為-0.23%,是近6年半以來首度連2個月年增率衰退,專家指出,從2017年以來營造工程物價指數單月年增都只增不減,反映短期造價應該已經到頂,且也已經充分反映在推案的房價上。
華固建設董事長鍾榮昌今(24日)日指出,今年的經營環境仍不是很好,整體造價還是緩步向上走,以台北市SRC大樓的單坪造價,一坪已要30幾萬,而現在業界平均銷售率僅4成,下半年預計會是「量縮價微跌」,建商應順勢而為,不能逆勢操作,市場不好的時候,要減量經營少推案,以調整供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