仲量聯行今(28)日舉辦2022年第三季季報記者會,資料顯示,商辦交易前三季表現保守,總投資額來到 742億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23%,仍超越疫情前2019年694億元水準;土地交易前三季累計 1,331億元,較去年同期減少 32%,為歷年第四高。雖然戰爭、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仍存在,全球不動產投資信心調查結果顯示,有34%投資人仍看好未來半年發展。
城市規劃師彼得・卡爾索普(Peter Calthorpe)所代表的「新都市主義(New urbanism)」,提出用軌道交通等低碳的大眾運輸串連,建立宜居、低碳的社區。 也是新竹政府近來推動大眾運輸導向發展(Transit-Oriented Development, TOD)的策略,積極佈局輕軌與推動台鐵捷運化,拉近新竹地區間的緊密性,而車站周邊地區將晉升成為新都市發展核心。
物流倉儲的熱門,連帶使得工業地覓地難度加高,近幾年熱點城市桃園市的工業地已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,外溢效應衍然而生、投資方往西、南移的趨勢,以商用不動產收益率來看,其中的物流類不動產表現相當亮眼,因此,世邦魏理仕台灣資本市場部已正式成立「工業及物流服務單位」(ILS),將以台灣工業及物流交易,為主要核心業務。
國家卓越建設獎今年參賽作品超過270件,超越以往,並且今年在全球卓越建設獎表現,台灣建築也榮獲4金8銀的佳績,可說備受國際肯定,副總統賴清德出席頒獎時表示,住宅淨零轉型議題很重要,未來台灣建築要能因應氣候變遷,朝向抗旱耐寒,又能兼顧節電、舒適等方向努力。
新北住都中心成立不到兩年,在市長侯友宜的期許下,迅速整合有史上產權最複雜之稱的永和大陳社區,單元3在整合不到半年時間,達到參與意願突破9成,新北住都中心董事長陳純敬表示,住都中心半官方的特色,讓過去從整合到動工,動輒需花10年的都更案,現在建商進駐後,2年就可以動工,並且用「1本帳」為原則,公開透明來贏得民眾信任。
從2019年底的COVID-19,2022年的俄烏戰爭,美國聯準會Fed在7月28日的宣布升息3碼,到現在已經升息9碼,預料9月還會再升。營建工程原料、工資雙漲熱銷建案變賠錢貨;政府不斷出手打炒房的措施等。台灣房市遇亂流,需求卻無潰散,雖利空卻不致「泡沫化」。日前根據房仲業者調查顯示,第3季全國房市看漲比率跌破5成,近期公布的六都移轉數據確實也有明顯下滑的趨勢,再加上中國「爛尾樓」的效應,也讓不少民眾關注台灣房市的後勢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