央行推動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,雖未直接針對都市更新案設限,但其不動產授信總量管制及八大行庫千億減貸計畫,已對都更案資金管道產生巨大影響。銀行高層透露,由於限貸令持續加壓,銀行在不動產相關業務的資金分配越來越謹慎,許多自主更新案因無法取得融資而進退維谷。
最壞時刻已過?在房貸緊縮、央行信用管制下,房仲交易量已連三個月下滑,各大房仲業者今(29)日公布自結門市交易量,已出現回溫跡象,大多成交量為月增1成內,不過年減幅仍在27%~33%,業者指出,雖然區域表現遠不如去年同期,但已有打底跡象,更有不少賣方誠意降價,是交易回溫的重要因素。
過往被視為嫌惡設施的醫療院所,是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房市新寵兒?除了因社會面臨少子化、老人比例上升,醫療需求隨之增加,再者,醫療發達延長國人平均壽命,長照、醫療需求更被重視,過往對醫療設施的恐懼,從接受它再到需要它,間接推動醫療園區周邊成為自住客,尤其是準退休族、橘世代的找房大熱門。
內政部針對違規紅單銷售加大執法力度,至今已裁罰 79 個建案,累計罰金高達 7,337 萬元。違規案例多集中於約定買方逾期未簽約即沒收定金、限制購買順位等不利於買方的條款,違反《平均地權條例》的相關規範,專家認為,這項罰則有助於遏止市場不當炒作行為,保障消費者權益。
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迫在眉睫,最新資料顯示,全台65歲以上人口已達441.6萬人,占總人口的18.87%,距離世衛組織定義的超高齡人口比例為20%僅一步之遙,趨勢使然推動醫療及長照需求持續湧現,醫院也從嫌惡設施躍升為房市新寵兒,台中近期就有四個醫療院所成形中,區域房市率先看漲。
房價漲勢不斷,小資族要找2字頭預售屋越來越困難了!據實價登錄資料,近一年南部5個縣市的重劃區,僅剩下台南「舉喜重劃區」、嘉義「高鐵特區」以及屏東「東新重劃區」有2字頭預售屋,高雄市更是全軍覆沒,預售房價已全面站上3字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