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政部近日降低豪宅認定標準,擴大課稅對象,政策一出掀起討論巨浪,雖然財政部預估僅有四千件受影響,但傳出央行也正評估是否跟進,全國商總主席、鄉林集團賴正鎰今(22)日則大聲疾呼,如果真的同步下修,不僅加稅墊高成本,將來建商為了讓換房者買得起房並順利貸款,只能推出更小坪數,他反問政府「難道要叫大家將來都住鳥籠嗎?」
涉嫌「The Sky Taipei台北天空塔」掏空案的碩河開發董事馬廷海,日前遭香港女富商陳慧芳,以債權人身分向香港高等法院第一審法院聲請破產,據傳潛在債務高達數億美元。由於馬廷海另出任一起銀行76億元聯貸案保證人,擔保品還是台中豪宅建案「新朗日匯」,後續是否引發連鎖效應,備受關注。
台北居大不易,小宅成趨勢,也頻創新天花板價!鄰近信義安和路口的「耑岫」,近期揭露了頂樓戶交易,20.8坪賣出單價220.8萬元的小宅新天價,而過往貸款較不易的15坪以下套房,去年最高價也飆出單坪192萬元,同樣高不可攀,專家指出,核貸趨寬也因此助攻套房聲勢。
「中產以下自用住宅貸款戶支持方案」,自去(2023)年 6 月 1 日開辦以來,核定近 49 萬件,在農曆年前戶頭已有註記「行政院發」的 3 萬元入帳,核撥金額超過 145 億元;今年國土署將積極推動都更發展計畫,未來 4 年將推動 5 大策略重點。
台北市大安區指標豪宅「One Park Taipei元利信義聯勤」,今年開春就出現隱形富豪,以無貸款方式,豪砸約4.2億元、單價279.4萬元買進,171.92坪的中高樓層戶,單價高居社區第五名,並且還超越2023年同社區的豪宅王277萬元。
換個角度思考,800萬買三十年左右的二手中古屋,還是寧願選擇主打788萬起入住南紡商圈的預售案呢?只是前者是所有權,而後者是地上權新屋,當房價越來越高的狀況下,地上權產品自然就出現優勢,加上地上權新屋貸款成數與一般預售無異,有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接受地上權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