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院近日為新青安房貸鬆綁《銀行法》第 72-2 條約束,雖為首購族解套,卻也讓長期緊縮銀根的中央銀行陷入政策兩難,市場焦點已從「政府是否該救市」,轉向「央行如何化解部會間的政策衝突」。房市趨勢專家李同榮分析,過去幾年因政策協調不足,已對市場造成干擾,如今央行面對此一轉變,預期將採取三部曲逐步因應,以穩定市場秩序。
今年迄今台北市推出新案於實價揭露總價破億元的案子,過了大半年時間,竟僅3案達標,並且一共只賣出10戶,對比去年有6社區都見不少億元戶,顯見高總價產品在供需上都明顯低檔。
危老條例的時程獎勵在今年5月歸零,而後續推規模獎勵,也催生出一波趕末班上車潮,統計顯示,自修法以來全台累計危老核准案件已來到4379件,其中北市正式突破千件,宜蘭和花蓮竟也擠進危老熱區中。
美國祭出對等關稅,今(1)日揭曉台灣暫定關稅稅率為20%,高於日韓的15%,關稅之亂引起各產業動盪,房市也觀望。資金面問題,消基會今日更直指消費者買預售屋,因年初祭出「限貸令」而引爆解約潮,民眾資金缺口往往高達數百萬元,對於多數家庭而言已形同斷頭一擊,發聲疾呼,政府須正視制度與市場脫節的現象。
過去幾年台中房市出現不少「秒殺神案」,如今陸續進入交屋階段,卻遇上限貸令風暴,市場溫度隨之冷卻,位於台中五期重劃區的大墩一街一棟新成屋,在短短一個月內兩筆實燈交易,出現單價下修近26%的劇烈波動,引發市場議論。
台灣不動產投資協會CCIM今日表示,自央行宣布第七波信用管制後,投資信心指數趨勢已連續四季下滑,「央行信用管制、產業壓力山大!」,土建融限縮及貸款限制,減低了開發商購地的追價力道,更逐漸以都更、捷運聯開及合建分回為目標,以減少財務風險。不過,高雄反倒因台積電逐年設廠,使得諸多關聯產業持續加溫,在辦公室、土地開發市場都在「偏向樂觀」的信心水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