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台房市買氣跌入谷底,就連以往相對穩健的北部行政區也出現價格盤整,觀察實價登錄,今年第二季北部各行政區中,房價僅剩 15個行政區仍呈現上漲,其餘地區皆呈持平或盤整,專家表示,能維持漲勢的區域,多屬生活機能成熟,或有其他建設題材支撐房價與買盤。
全台平均屋齡愈來愈高,買老屋的交易量也寫歷史新高!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,截至今年第一季,全台平均買賣屋齡高達30.89年,寫下歷史新高,其中,屋齡40年以上中古住宅的交易筆數達7,201筆,佔全台住宅買賣總筆數的23,164筆的31.1%,同樣刷新紀錄,幾乎每3筆交易裡面就有1筆是屋齡40年以上的老屋。
根據591新建案統計全台主要重劃區目前銷售狀況,前十名合計就有約1.8萬戶待售,占這些區域的在線總戶數比重高達36.6%,約每3戶就有1戶滯銷!其中又以北台灣最慘,光新北、桃園兩縣市便有7區上榜,待售戶數直逼1.4萬戶,占整體待售量近八成,其中不乏林口新市鎮、青埔特區等知名地區上榜。
買預售屋就像在簽「賣身契」嗎?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的最新查核,揭露預售屋買賣合約中,建商用來坑殺消費者的各種「魔鬼細節」,消保處會同內政部及地方政府,針對全台 74 個預售屋建案進行契約查核,結果發現竟有 20 個建案違規,其中不乏全國及地方的熱銷指標案,總計開罰近千萬元,查核發現,最惡劣的違規態樣,就是建商透過合約條款,實質剝奪消費者用來制衡屋況瑕疵的「5% 交屋保留款」權利。
美國關稅貿易戰,可能延燒至台灣的房地產市場。美國政府 26 日以國家安全為由,援引「232 條款」對台灣、越南、馬來西亞等多國進口的家具產品祭出高額關稅,讓海運業與家具製造業哀鴻遍野,然而,分析師警告,這把關稅大刀揮下所產生的連鎖效應,最終恐怕會化為衝擊國內房市的流彈,加劇市場的觀望氣氛。
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,2024年第4季,高雄待售新成屋約 1.39萬戶,比去年同期增加 13.6%,顯示買氣趨緩、庫存壓力升高。不過,並不是所有區域都陷入困境,部分生活機能成熟的區域,反而逆勢熱銷,顯示出高雄整體新成屋待售量增加,而部分區域則在庫存壓力下,仍展現強勁買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