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新成屋庫存漸攀升!這三區意外逆勢去化速度快

貸款難度增加,新成屋賣壓浮現,不過在高雄仍有去化速度快的區域,專家認為有幾大關鍵點。(圖/記者蘇茵慧)
富比士地產王記者蘇茵慧/高雄報導
根據內政部最新資料,2024年第4季,高雄待售新成屋約 1.39萬戶,比去年同期增加 13.6%,顯示買氣趨緩、庫存壓力升高。不過,並不是所有區域都陷入困境,部分生活機能成熟的區域,反而逆勢熱銷,顯示出高雄整體新成屋待售量增加,而部分區域則在庫存壓力下,仍展現強勁買氣。
統計顯示,高雄待售新成屋「去化力」最強的前三名行政區為小港區、鹽埕區、鼓山區。其中,小港區待售量從2023年底超過500戶,降到2024年底僅剩355戶,年減幅超過3成,表現最亮眼。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分析指出,待售新成屋包含當期完工的新成屋,以及屋齡五年內尚未去化的庫存量;若區段具備人口成長、建設紅利,或相對地房價親民帶動剛性需求,去化速度就會加快;若新推案量基數少、沒有大量新成屋湧入,也能減輕市場壓力。
台灣房屋高雄新站加盟店店東楊秉瑞則指出,小港與鹽埕同屬生活機能成熟的舊市區,雖然老屋比例高,但只要有新案進駐,就能吸引習慣當地生活圈的換屋族群。他以小港漢民商圈為例,區域內商家林立,又有捷運小港站、小港市立醫院,加上完整學區,讓區域成為建商推案熱點。
近五年新案合計近400戶供給量能,房價仍維持在 2字頭,比鄰近的前鎮、苓雅更親民,再加上中鋼及臨海產業園區帶來就業需求,讓小港新案銷售特別快速。
同時觀察近一年表現,三大熱銷行政區的新屋房價均呈上揚,鹽埕區漲勢最兇,新屋均價年漲約 2成;小港區也上漲約 1成;鼓山則小幅漲 1.8%。李家妮指出,鹽埕屬房價基期低的舊城區,近年因亞灣開發與觀光景氣帶動商圈再度活化,新案供給增加、買氣也同步升溫,使房價具備明顯優勢。
不過,高雄仍有 近8成行政區 餘屋壓力增加,包括傳統推案熱區三民區、因台積電效應推案大增的楠梓區,隨著大量新案完工,庫存量持續擴張。李家妮提醒,目前高雄新屋購屋門檻仍高,加上限貸令影響貸款成數,若政策持續緊縮,未來新屋去化速度可能會更加遲緩。
